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协同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1:31
贫困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更为严重。造成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原因、发展历史原因,也有制度体制原因、农民自身素质原因。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持续存在会产生众多消极影响,如治理困境与发展阻滞,社会排斥与权利丧失,地区稳定的威胁,民族和谐的隐患。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治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了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治理力度。经过几个阶段的贫困治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2016年,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即贫困治理的规划和建设缺少衔接协同,政府部门的贫困治理缺少协同配合,贫困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贫困治理的资源缺少整合与整体规划,贫困群众的贫困治理能力不足。面对贫困治...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可能的创新之处
2.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机制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
(二)协同治理的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2.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3.治理规则的共同性
4.治理过程的协同性
5.治理资源的共享性
(三)协同治理的机制
1.治理目标协同机制
2.治理角色定位机制
3.治理协商决策机制
4.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5.治理行动协同机制
6.治理绩效评估机制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成因与影响
(一)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
1.贫困的内涵与类型
2.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
1.自然环境原因
2.发展历史原因
3.制度体制原因
4.自身素质原因
(三)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
1.治理困境与发展阻滞
2.社会排斥与权利丧失
3.地区稳定的威胁
4.民族和谐的隐患
三、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治理现状及问题
(一)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
1.贫困治理的规划和建设缺少衔接协同
2.政府部门的贫困治理缺少协同配合
3.贫困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4.贫困治理的资源缺少整合与整体规划
5.贫困群众的贫困治理能力不足
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协同治理转型
(一)推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协同治理的原因
1.协同治理是推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的有效方式
2.丰富和发展贫困治理理论的需要
3.克服“碎片化”贫困治理的需要
4.应对贫困治理严峻形势的需要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1.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2.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技术保障
3.国内外协同治理实践的有益经验
五、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协同治理策略
(一)增强贫困治理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协同
(二)加强政府部门贫困治理的协同配合
(三)建立和完善贫困的协同治理机制
(四)整合贫困治理的资源,整体规划使用
(五)提高贫困群众的贫困治理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04110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可能的创新之处
2.论文的不足之处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机制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
(二)协同治理的特征
1.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2.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3.治理规则的共同性
4.治理过程的协同性
5.治理资源的共享性
(三)协同治理的机制
1.治理目标协同机制
2.治理角色定位机制
3.治理协商决策机制
4.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5.治理行动协同机制
6.治理绩效评估机制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成因与影响
(一)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
1.贫困的内涵与类型
2.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
1.自然环境原因
2.发展历史原因
3.制度体制原因
4.自身素质原因
(三)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
1.治理困境与发展阻滞
2.社会排斥与权利丧失
3.地区稳定的威胁
4.民族和谐的隐患
三、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治理现状及问题
(一)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
1.贫困治理的规划和建设缺少衔接协同
2.政府部门的贫困治理缺少协同配合
3.贫困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4.贫困治理的资源缺少整合与整体规划
5.贫困群众的贫困治理能力不足
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协同治理转型
(一)推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协同治理的原因
1.协同治理是推进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的有效方式
2.丰富和发展贫困治理理论的需要
3.克服“碎片化”贫困治理的需要
4.应对贫困治理严峻形势的需要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协同治理的可行性
1.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2.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技术保障
3.国内外协同治理实践的有益经验
五、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协同治理策略
(一)增强贫困治理规划和建设的衔接协同
(二)加强政府部门贫困治理的协同配合
(三)建立和完善贫困的协同治理机制
(四)整合贫困治理的资源,整体规划使用
(五)提高贫困群众的贫困治理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0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0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