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视阈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发布时间:2021-02-12 04:00
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坚持人民至上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只能予以强化,否则会引发一系列治理困境。只有在治理社会化、治理法治化、治理智能化、治理专业化的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中国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格局才能逐步走向定型和成熟。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二)体现党的根本宗旨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一)社会治理社会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影响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合作关系的构建
2. 不利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3. 降低公众与社会组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
(二)社会治理法治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法治思维转换困难
2. 治理信任困境
3. 治理低效困境
(三)社会治理智能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个人信息安全面临风险增加
2. 不利于社会治理的信息处置能力的提升
3. 不利于政府大数据建立公开共享机制
(四)社会治理专业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不利于体现治理对象的主体性价值
2. 不利于治理主体树立服务意识
3. 不利于社会治理中关键问题的解决
三、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推进人民至上原则的基本思路
(一)在治理社会化中坚持人民至上
1. 构建起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关系
2. 增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合力
3. 重视利益诉求、参与效果,提升参与积极性
(二)在治理法治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以法治思维统一价值认识,促进全民守法
2. 建立法治政府,巩固公众对法治的信任
3. 善用法治是摆脱治理低效的关键
(三)在治理智能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提高信息安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2.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处置能力
3. 加大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力度,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化
(四)在治理专业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注意体现治理对象的主体性价值
2. 树立专业化的为人民服务意识
3. 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结语
本文编号:3030224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二)体现党的根本宗旨
二、社会治理现代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一)社会治理社会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影响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合作关系的构建
2. 不利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3. 降低公众与社会组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
(二)社会治理法治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法治思维转换困难
2. 治理信任困境
3. 治理低效困境
(三)社会治理智能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个人信息安全面临风险增加
2. 不利于社会治理的信息处置能力的提升
3. 不利于政府大数据建立公开共享机制
(四)社会治理专业化偏离人民至上原则可能引发的困境
1. 不利于体现治理对象的主体性价值
2. 不利于治理主体树立服务意识
3. 不利于社会治理中关键问题的解决
三、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推进人民至上原则的基本思路
(一)在治理社会化中坚持人民至上
1. 构建起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关系
2. 增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合力
3. 重视利益诉求、参与效果,提升参与积极性
(二)在治理法治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以法治思维统一价值认识,促进全民守法
2. 建立法治政府,巩固公众对法治的信任
3. 善用法治是摆脱治理低效的关键
(三)在治理智能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提高信息安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2.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处置能力
3. 加大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力度,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化
(四)在治理专业化中坚持人民至上原则
1. 注意体现治理对象的主体性价值
2. 树立专业化的为人民服务意识
3. 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结语
本文编号:3030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3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