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社交媒体中自我表达对消费者公益捐赠和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 ——信任度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21 22:45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开展线上公益活动,希望能得到消费者广泛参与和转发,但结果时常差强人意。消费者不仅可能直接忽视活动信息,甚至质疑企业的行为动机。在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公益活动的设计如何吸引消费者参与捐赠和转发活动相关信息成了企业关心和困惑的问题。传统的德行观认为做好事不留名(“阴德”)是好的,但社交媒体中的转发行为则是将其公之于众(“阳德”),社交媒体情境下放大的这一冲突。已有研究证实消费者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是自我表达,那么在低信任和感知道德冲突的情况下,自我表达对消费者的捐赠和转发意愿有何影响,其作用机制如何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通过三个研究就社交媒体中自我表达对消费者捐赠和转发意愿的影响的研究问题展开论述。研究一以典型的公益传播事件“小朋友画廊”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和网络评论获取文本,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影响消费者捐赠和转发行为的因素,探索自我表达动机在公益活动中是否对公益行为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讨论自我表达对捐赠和转发意愿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作用条件。结果发现社交媒体中自我表达在公益活动中对消费者的捐赠和转发也有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交媒体中自我表达对消费者公益捐赠和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 ——信任度的调节作用


不同信任度情况下自我表达对捐赠意愿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自我表达对消费者公益捐赠和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 ——信任度的调节作用


不同信任度下感知高低自我对转发意愿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善行必定有善报吗——消费者抵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J]. 邓新明,龙贤义,刘禹,叶珍.  南开管理评论. 2017(06)
[2]情绪和劝捐策略对个体捐赠决策的影响[J]. 陈剑梅,张军,任思璇,刘国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4)
[3]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真实而片面的“角色扮演”——以15名青年的访谈为例[J]. 代华.  东南传播. 2017(07)
[4]“互联网+公益”背景下虚拟共创行为的影响研究[J]. 樊帅,杜鹏,田志龙,程师.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7)
[5]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与消费者态度: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J]. 江若尘,郑玲.  心理学报. 2017(05)
[6]心理所有权视角下消费者参与虚拟CSR共创的影响研究[J]. 樊帅,田志龙,胡小青.  管理学报. 2017(03)
[7]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学者2000~2015年的探索[J]. 陈宏辉,张麟,向燕.  管理学报. 2016(07)
[8]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 邓新明,张婷,许洋,龙贤义.  管理学报. 2016(07)
[9]社交网站真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和一般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J]. 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牛更枫,孔繁昌,连帅磊.  心理科学. 2016(02)
[10]中国情境下影响消费者感知成功善因营销的多案例研究[J]. 毕楠,银成钺,康茜.  管理学报. 2016(03)



本文编号:3045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45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