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劳工移民的环境感知、地方依恋与社会融入关系研究 ——以丽江古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8 04:01
旅游劳工移民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显著。在流动性谱系中,他们兼具普通移民与旅游流动人口的多元特征,这赋予其独特的研究意义。丽江古城作为我国典型的旅游移民集聚地,旅游劳工移民己然成为其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面对转化了的地域空间与社会情境,他们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社会亟需关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鲜有研究将流动个体的认知心理因素与地方依恋结合起来,系统化的实证分析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的内在心理驱动机制。因此,本研究选取丽江古城为案例地,以社会融入为核心概念,基于“认知—情感—行为”递进关系构建理论模型,探讨环境感知与地方依恋对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意欲明晰以下问题:(1)旅游劳工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入结构及现状;(2)迁入地的环境特质这一常被视作背景因素的变量,能否作为旅游劳工移民形成社会融入的重要预测变量?为了回应上述问题,作者先后两次前往丽江古城,累计进行了 57天的田野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研究过程与技术路线为: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初步界定旅游劳工移民的环境感知、地方依恋与社会融入的概念,并设计相关测量量表;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社会融入维度构成,并用多元线性...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丽江古城区位图??Fig.3-1?The?location?of?Lijiang?ancient?town??19??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2旅游发展现状??丽江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上世纪80年代的丽江,旅游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当时的丽江主要是为外事接待服务,同时吸引了一批国外背包客。直到1994??年,丽江旅游开始起步。1999年,丽江举办第一届东巴文化艺术节,向世界宣传??古老的东巴文化,共计接待游客280.4万人次,创造了丽江旅游业的第一次高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丽江从闭塞落后的西南边陲小城,己然成长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如图3-2所示,2008-2017年丽江旅游接待人次从625.49万(不足千??万人次)增长到4069.46万人次,增长了?5.5倍;旅游收入由2008年的69.5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21.9亿元,增长了约10.8倍。由此可知,自2008-2017年10??年间,丽江旅游客源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4500?-營一接待游客人次/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百万元?90000??4000?80000??^?3500?7〇〇〇〇??咳?3000?60000??^?2500?JT?50000?^??_?200。?40000?功??蠢?150。?3〇000?^??1000?20000??500?厂..I-——1000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份??图3-2丽江市2008-2017年旅游发展趋势??Fig.3-2?Tourism?development?trend?ofLijiang?in?2008-2017??3.1.3旅游移民变迁史??
响社会融入。??并将该理论假设拓展为:??H3a:地方依赖正向影响经济融入??H3b:地方依赖正向影响文化融入??H3c:地方依赖正向影响社会关系融入??H3d:地方依赖正向影响心理融入??H3e:地方认同正向影响经济融入??H3f:地方认同正向影响文化融入??H3g:地方认同正向影响社会关系融入??H3h:地方认同正向影响心理融入??3.5模型构建??基于“认知一情感一行为”递进关系,根据上述理论假设,构建旅游劳工移民的??“环境感知一地方依恋一社会融入”结构关系模型(图3-3),综合探讨旅游劳工移??民在丽江古城的社会融入程度,以及环境感知、地方依恋对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各个维度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能够丰富人地关系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的驱动机制研宄。???H1??????广?、、_?N??!?自然环境感知?j?!???j?j?.治齐丨蝕A?!??地方依赖?丨?I? ̄i??i?i?l?'?J?!?|?社会关系融入??!?!?H2???j?H3?I?????i??人文环境感知?|??]?;???j??i????j?丨?:?i?文化融入??!???J?|?地方认同?丨?I?l?|??Ik游经营环麵ji?I?!?|?[心理融入j?I??v?j??、、?j?七二::二…■少??图3-3研究模型??Fig.3-3?Research?model??28??
本文编号:3104845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丽江古城区位图??Fig.3-1?The?location?of?Lijiang?ancient?town??19??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2旅游发展现状??丽江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上世纪80年代的丽江,旅游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当时的丽江主要是为外事接待服务,同时吸引了一批国外背包客。直到1994??年,丽江旅游开始起步。1999年,丽江举办第一届东巴文化艺术节,向世界宣传??古老的东巴文化,共计接待游客280.4万人次,创造了丽江旅游业的第一次高峰。??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丽江从闭塞落后的西南边陲小城,己然成长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如图3-2所示,2008-2017年丽江旅游接待人次从625.49万(不足千??万人次)增长到4069.46万人次,增长了?5.5倍;旅游收入由2008年的69.5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21.9亿元,增长了约10.8倍。由此可知,自2008-2017年10??年间,丽江旅游客源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4500?-營一接待游客人次/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百万元?90000??4000?80000??^?3500?7〇〇〇〇??咳?3000?60000??^?2500?JT?50000?^??_?200。?40000?功??蠢?150。?3〇000?^??1000?20000??500?厂..I-——1000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份??图3-2丽江市2008-2017年旅游发展趋势??Fig.3-2?Tourism?development?trend?ofLijiang?in?2008-2017??3.1.3旅游移民变迁史??
响社会融入。??并将该理论假设拓展为:??H3a:地方依赖正向影响经济融入??H3b:地方依赖正向影响文化融入??H3c:地方依赖正向影响社会关系融入??H3d:地方依赖正向影响心理融入??H3e:地方认同正向影响经济融入??H3f:地方认同正向影响文化融入??H3g:地方认同正向影响社会关系融入??H3h:地方认同正向影响心理融入??3.5模型构建??基于“认知一情感一行为”递进关系,根据上述理论假设,构建旅游劳工移民的??“环境感知一地方依恋一社会融入”结构关系模型(图3-3),综合探讨旅游劳工移??民在丽江古城的社会融入程度,以及环境感知、地方依恋对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各个维度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能够丰富人地关系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社会融??入的驱动机制研宄。???H1??????广?、、_?N??!?自然环境感知?j?!???j?j?.治齐丨蝕A?!??地方依赖?丨?I? ̄i??i?i?l?'?J?!?|?社会关系融入??!?!?H2???j?H3?I?????i??人文环境感知?|??]?;???j??i????j?丨?:?i?文化融入??!???J?|?地方认同?丨?I?l?|??Ik游经营环麵ji?I?!?|?[心理融入j?I??v?j??、、?j?七二::二…■少??图3-3研究模型??Fig.3-3?Research?model??28??
本文编号:3104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0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