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4:50
  基层公务员是灌南县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力量。近年来,灌南县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的发放与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课题选取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这一角度,立足于灌南县的区域实际,深入探究其相关政策在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充分发挥工资福利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作用,进而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对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工资与福利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政策发展的历史进程,依托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等作为研究理论基础,结合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现状及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出其现存的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层级间收入差距较大、政策正向激励功能弱化、部门间配合协调不到位、体制内外认知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从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等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改革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措施,为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的完善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的改革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研究


灌南县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年龄分布,学历,公务员,女性


3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执行现状21统计结果接近。近年来,灌南县基层公务员中女性比例不断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无性别限制的岗位,女性应试能力普遍高于男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务员待遇没有外部竞争力,不能吸引对高薪有追求的男性报考,而对于普遍追求收入稳定的女性颇具吸引力。据统计,2016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28名,其中女性19名,男性9名;2017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41名,其中女性27名,男性14名;2018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69名,其中女性38名,男性31名;2019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65名,其中女性22名,男性43名。除2019年以外,近几年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人数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灌南县基层公务员的男女比例。图3-2灌南县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Figure3-2EducationalLevelFigureoftherespondentsinGuannan受查对象的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到了整体比例的77.2%。这与历年来公务员招录的最低学历要求相吻合。从图3-2中不难发现,灌南县公务员中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小,仅为0.06%,且没有博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这与灌南县整体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高学历人员在整个学历构成中占有极低的比重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灌南县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政策对于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缺乏吸引力。图3-3灌南县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3AgedistributionofrespondentsinGuannan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公务员,情况


3灌南县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政策执行现状21统计结果接近。近年来,灌南县基层公务员中女性比例不断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无性别限制的岗位,女性应试能力普遍高于男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务员待遇没有外部竞争力,不能吸引对高薪有追求的男性报考,而对于普遍追求收入稳定的女性颇具吸引力。据统计,2016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28名,其中女性19名,男性9名;2017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41名,其中女性27名,男性14名;2018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69名,其中女性38名,男性31名;2019年灌南县考录公务员65名,其中女性22名,男性43名。除2019年以外,近几年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人数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灌南县基层公务员的男女比例。图3-2灌南县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Figure3-2EducationalLevelFigureoftherespondentsinGuannan受查对象的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到了整体比例的77.2%。这与历年来公务员招录的最低学历要求相吻合。从图3-2中不难发现,灌南县公务员中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小,仅为0.06%,且没有博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这与灌南县整体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高学历人员在整个学历构成中占有极低的比重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灌南县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政策对于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缺乏吸引力。图3-3灌南县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3AgedistributionofrespondentsinGuannan


本文编号:3104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04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