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研究 ——以保定市涞源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8 06:41
  针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农户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攻克最后堡垒”的治本之策,而提升易地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以使脱贫农户实现长期稳固、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高脱贫质量的重点问题。综合现下扶贫政策,立足于易地搬迁农户现状,努力提高其生计资本拥有量、提升农户生计技能并促进其生计策略多元化,提高农户稳定收入,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目标,已成为精准扶贫后续阶段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框架(SLA)为依据,选取SLA中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三个部分,针对生计资本构建相关观测变量,并以生计策略为中介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分析了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搬迁中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影响机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根据研究结果为提升涞源县异地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提供对策建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利用SPSS22对调研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运用AMOS24依据SLA模型进行构建、提出假设并且验证相关理论,得出如下结论:易地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受到的多种影响中,人力资本是影响作用最大的。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同时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经济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研究 ——以保定市涞源县为例


技术路线图

生计,分析模型


现在大多数学者对可持续生计的界定是指在脆弱的环境之下,如个人或者家庭遭受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时,具备的能和各种风险相抗衡的能力以及能够持久稳定的利用相关资源的能力,并且不会对资源的可持续造成威胁,不管是短期还是未来的实践中,都可以持续不间断的使自身的生计水平得到改善。下面列举了三个国际上较为认可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可持续生计框架(UNDP)UNDP 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目标在于推动一种整体的发展观,该框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以构建有利于可持续生计实现的关联机制。

框架图,生计,框架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为例19助于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微观和宏观两级之间建立内部关系。可持续生计方法微观上主要涉及创收、合理使用资产、消除贫穷和通过可持续生计实现的其他方面。在宏观层面,该框架模型侧重关注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重视治理与金融政策、科技与投资之间的互动。在衡量生计成果方面,认为人们通过创造自己的生活成果所能取得的成就是无限的。为此,民生保障通过生计投入、生计产出、生计成果共享、生计成果影响、生计成果实现过程和路径等指标进行检验。其分析表明,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使可持续生计成果的创造更加有效。然而,能力建设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短期内实现并不现实。同时该分析框架特别重视对贫困弱势群体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对本文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二)国际救助贫困组织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CARE)CARE救援组织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因为它主要帮助的群体是,贫困程度最高,最脆弱的人群。CARE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如下图所示:图2-2CARE生计框架CARE生计框架以家庭为分析单元,强调满足家庭生计保障的最基本需求,考虑到生计包括某种生活方式所需的能力、资产和活动。CARE生计分析框架强调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家庭成员在控制生计资源方面的差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统筹生计发展。鼓励家庭增加储蓄和信贷、鼓励农业生产多元化、发展组织、赋予个人权力和提供社区服务来促进生计。二是注重民生保障,降低生计脆弱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推拉理论的“农二代”耕作意愿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范辉,于雪霞,李澳归,韦红云,魏春艳,钱丹丹.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12)
[2]贫困治理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陕西省扶贫扶志实践为例[J]. 何得桂,徐榕.  地方治理研究. 2019(04)
[3]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发展史研究[J]. 王雯,肖显静.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05)
[4]生态退化下三峡库区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J]. 马婷,王勇,廖和平,李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5]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以陕南移民搬迁为例[J]. 刘伟,徐洁,黎洁.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12)
[6]中国大规模减贫的经验:基于扶贫战略和政策的历史考察[J]. 曾小溪,汪三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典型沙漠化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J]. 郭秀丽,周立华,陈勇,杨国靖,赵敏敏,王睿.  生态学报. 2017(20)
[8]规划性社会变迁、执行压力与扶贫风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评析[J]. 张世勇.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9]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与思考[J]. 曾小溪,汪三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生计发展困境与建立可持续生计的策略——基于青海省囊谦县的实地调查[J]. 辛瑞萍,朱丽敏,谢萌.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博士论文
[1]基于SL拓展框架的贫困农户生计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靖.西南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D]. 柴鹏林.兰州大学 2018
[2]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刘慧芳.郑州大学 2017
[3]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易地扶贫搬迁问题及对策研究[D]. 廖琪林.广西师范学院 2017
[4]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研究[D]. 赵烨誉.山西大学 2017
[5]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贫困地区移民搬迁的效果评价研究[D]. 叶妮.陕西师范大学 2015
[6]移民的多样化安置与可持续生计体系构建[D]. 徐怀东.西南财经大学 2014
[7]陕南移民搬迁与减贫问题研究[D]. 袁月.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05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05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