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社会治理的创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20:18
当今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渗透作用,各类矛盾交织叠加激荡,对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滁州市以建设现代化新滁州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治理路径,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依法治市、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然而,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社会需求趋向多元化,社会治理中的矛盾依然广泛存在。滁州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治理理念滞后、公民社会培育迟缓、治理评价机制欠缺、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因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论述精神的指引下,充分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方有益经验,立足滁州市社会治理既有实践依据,研究和探讨滁州市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性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试在总结梳理滁州市社会治理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滁州市社会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和创新社会治理基础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综述和简要评价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发展变迁
一、滁州市简要情况
二、1978 年至2002 年滁州市社会治理特征
三、2003 年至2012 年滁州市社会治理特征
四、2013 年以来滁州市社会治理的趋势
第二节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现状
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
二、以全面依法治市为主要保障
三、以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主要抓手
四、以平安建设为社会治理主要基础
第二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一节 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治理理念滞后
二、公民社会培育迟缓
三、治理评价机制的科学性问题
四、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落后
第二节 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者政绩观偏差
二、公共政策肯定性行动悖论
三、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
四、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欠缺
第三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依据
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论述精神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二、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
三、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四、坚持活力和秩序的统一
五、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
第二节 外国社会治理若干启示
一、美国:“开放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二、日本:政府、民众和NGO新型合作互补关系的启示
三、德国:社会整合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其他地区社会治理经验模式
一、北京市:“网格化+”城市服务治理的探索与展望
二、上海市: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三、浙江省嘉兴市:党政主导、部门推动、三社互动
四、安徽省芜湖市:大数据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第四章 滁州市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性路径
第一节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
二、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三、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第二节 创新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
一、创新利益表达机制
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
三、创新利益保护机制
第三节 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二、创新社会组织参与途径
三、发挥基层自治作用
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基础体系建设
一、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体系建设
三、创新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好生活”也是一切公共决策的目标[J]. 秦德君. 决策. 2017(11)
[2]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不可小觑[J]. 魏胜敏. 人民论坛. 2017(21)
[3]促进社会整合: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走向[J]. 张世青. 学习与实践. 2017(07)
[4]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及其近代嬗变[J]. 公丕祥. 政法论坛. 2017(04)
[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方案”[J].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4)
[6]政府绩效评估的作用如何?——基于公职人员感知的视角[J]. 颜海娜. 行政论坛. 2017(04)
[7]社会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5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J]. 吴建平.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8]政府数据开放:中美比较与路径优化[J]. 胡穗,胡南. 湖湘论坛. 2017(04)
[9]国家治理中的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从肯定性行动到多样性管理[J]. 王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当代中国语境下正义理论之建构[J]. 李翔. 学习论坛. 2017(05)
博士论文
[1]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化—一项多案例研究[D]. 秦上人.浙江大学 2016
[2]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 赵萍.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嘉兴市加强“三社”建设推进社会自治的问题与对策[D]. 董振华.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6180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综述和简要评价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发展变迁
一、滁州市简要情况
二、1978 年至2002 年滁州市社会治理特征
三、2003 年至2012 年滁州市社会治理特征
四、2013 年以来滁州市社会治理的趋势
第二节 滁州市社会治理的现状
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
二、以全面依法治市为主要保障
三、以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主要抓手
四、以平安建设为社会治理主要基础
第二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一节 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治理理念滞后
二、公民社会培育迟缓
三、治理评价机制的科学性问题
四、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落后
第二节 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者政绩观偏差
二、公共政策肯定性行动悖论
三、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影响
四、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欠缺
第三章 滁州市社会治理创新的依据
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论述精神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二、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
三、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四、坚持活力和秩序的统一
五、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
第二节 外国社会治理若干启示
一、美国:“开放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二、日本:政府、民众和NGO新型合作互补关系的启示
三、德国:社会整合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其他地区社会治理经验模式
一、北京市:“网格化+”城市服务治理的探索与展望
二、上海市: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三、浙江省嘉兴市:党政主导、部门推动、三社互动
四、安徽省芜湖市:大数据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第四章 滁州市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性路径
第一节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
二、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三、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第二节 创新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
一、创新利益表达机制
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
三、创新利益保护机制
第三节 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二、创新社会组织参与途径
三、发挥基层自治作用
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基础体系建设
一、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体系建设
三、创新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好生活”也是一切公共决策的目标[J]. 秦德君. 决策. 2017(11)
[2]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不可小觑[J]. 魏胜敏. 人民论坛. 2017(21)
[3]促进社会整合: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走向[J]. 张世青. 学习与实践. 2017(07)
[4]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及其近代嬗变[J]. 公丕祥. 政法论坛. 2017(04)
[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方案”[J].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04)
[6]政府绩效评估的作用如何?——基于公职人员感知的视角[J]. 颜海娜. 行政论坛. 2017(04)
[7]社会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5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J]. 吴建平.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8]政府数据开放:中美比较与路径优化[J]. 胡穗,胡南. 湖湘论坛. 2017(04)
[9]国家治理中的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从肯定性行动到多样性管理[J]. 王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当代中国语境下正义理论之建构[J]. 李翔. 学习论坛. 2017(05)
博士论文
[1]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化—一项多案例研究[D]. 秦上人.浙江大学 2016
[2]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 赵萍.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嘉兴市加强“三社”建设推进社会自治的问题与对策[D]. 董振华.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6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0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