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社会治理视域下利他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3: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任务,标志着社会建设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一个新跨越。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培育自治社会。利他行为对于匡扶社会正义、融洽社会氛围有着重要作用,是做好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在同情心、社会责任心以及信任的力量的驱动下,助人为乐、慈善捐赠、志愿者行动、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等利他行为经常见诸报端,尤其是在这次全民参与的抗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不顾个人安危逆行疫区,挽救病患的生命,志愿者积极参与,尽己所能为这场战斗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利他行为让整个国家为之感动。但是为了实现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利他行为面临严峻挑战,在应试教育下对义利观的引导缺失、传媒等舆论引导存在偏差、多元化社会思潮加大社会心理建设难度、公民利他能力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缺陷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社会中见危不救、信任危机现象屡见不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了解和研究利他行为,并以科学的方法去保护和促进利他行为,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从而更好地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从利他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利他精神
        2.1.2 利他行为
        2.1.3 社会治理
        2.1.4 和谐社会
    2.2 相关理论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社会规范理论
        2.2.4 社会控制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利他行为的基本表现
    3.1 助人为乐
    3.2 慈善捐赠
    3.3 志愿者行为
    3.4 无私奉献
    3.5 见义勇为
    3.6 本章小结
4 促进利他行为的积极因素
    4.1 积极品质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力
        4.1.1 同情心与利他行为
        4.1.2 信任与利他行为
        4.1.3 社会责任心与利他行为
    4.2 价值基础是利他行为的基石
        4.2.1 基本伦理基础与利他行为
        4.2.2 社会秩序价值基础与利他行为
    4.3 相关法律法规是利他行为的保障
        4.3.1 与见义勇为相关的法律法规
        4.3.2 与慈善捐赠相关的法律法规
        4.3.3 与志愿者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
    4.4 本章小结
5 利他行为面临的现实挑战
    5.1 应试教育下对义利观引导的缺失
    5.2 传媒等舆论引导存在偏差
    5.3 多元化社会思潮加大社会心理建设难度
    5.4 公民利他能力有限
    5.5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5.5.1 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存在不足
        5.5.2 关于慈善捐赠的法律尚不完善
    5.6 本章小结
6 保护和促进利他行为的措施
    6.1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义利观
        6.1.1 家庭应承担起正确义利观的培养责任
        6.1.2 学校创新利他教育内容和利他教育方式
    6.2 净化传媒舆论环境
    6.3 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建设
    6.4 提高公民利他能力
    6.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5.1 统一见义勇为立法规定
        6.5.2 确立国家补偿责任
        6.5.3 全面推进慈善法律建设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慈善法》的意义究竟何在[J]. 陈贵民.  社会与公益. 2020(01)
[2]同情和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 李嘉.  现代交际. 2019(14)
[3]构建见义勇为人受损害的多元化救济机制研究[J]. 陈碧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4]“95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归因及应对之策[J]. 修稳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9)
[5]论法治社会语境下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J]. 任远.  宿州学院学报. 2017(02)
[6]权利导向立法中的权力导向风险——《慈善法》的新视角[J]. 高西庆,杨海璇.  清华法学. 2016(06)
[7]民事救助义务的反思与构建[J]. 郑丽清.  海峡法学. 2015(01)
[8]浅析“见危不救”的产生原因及对策——从“扶不扶”事件引发的道德思考[J]. 王洪飞,白晨凝.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9]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 何少群.  新西部(理论版). 2012(09)
[10]论利他法律行为涉他效力的制度建构[J]. 薛军.  北大法律评论. 2011(02)

博士论文
[1]利他主义道德哲学研究[D]. 柴琳.吉林大学 2018
[2]利他救助法律干预研究[D]. 王硕.吉林大学 2017
[3]道德冷漠研究[D]. 史小禹.中央财经大学 2015
[4]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南京理工大学 2013
[5]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D]. 刘巍巍.辽宁师范大学 2013
[6]中国城市居民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张进美.东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D]. 刘振霞.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个体控制感和人际好奇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 袁群明.东北师范大学 2018
[3]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研究[D]. 闫冰.武汉纺织大学 2018
[4]公正世界信念对利他行为的影响[D]. 张倩倩.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利他传递的心理机制:普遍信任感的作用[D]. 付婧.浙江师范大学 2018
[6]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 张媛媛.上海大学 2018
[7]社会和谐视阈下的利他行为研究[D]. 陈晨.吉林财经大学 2014
[8]浅析利他惩罚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D]. 马振.中南民族大学 2013
[9]感召、同情对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D]. 韩香香.宁夏大学 2013
[10]社会两难中的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分析:身份和情境的影响[D]. 许赟春.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10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10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