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访事件的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8:55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背景下,我国当前的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这意味着社会中诸多领域的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原有的利益关系格局需要被重新划分,利益藩篱的打破使得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新的社会矛盾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公众利益的侵蚀,当公众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便会选择通过上访的渠道进行维权。追究信访事件发生的源头,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信访事件是由于公共政策过程不当而引发的,而公共政策制定作为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对整个政策过程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问题不但会使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还会影响后续的政策执行等环节,最终有可能导致公众对某一项公共政策的不满,公共政策由此成为引发信访事件的导火索。因此,通过对具体的信访事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整个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并对信访和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地界定...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访
2.1.2 公共政策制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会冲突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2.2.4 理论应用
第三章 信访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性分析
3.1 公共政策失范是引发信访事件的深层次因素
3.1.1 公共政策的内容本身存在瑕疵
3.1.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问题
3.2 信访具有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功能
3.2.1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
3.2.2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3.2.3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者的行为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存在问题分析—以典型信访事件为例
4.1 银川出租车罢运事件
4.1.1 事件过程
4.1.2 事件评析
4.2 云南绥江移民上访事件
4.2.1 事件过程
4.2.2 事件评析
4.3 宁波镇海PX项目事件
4.3.1 事件过程
4.3.2 事件评析
4.4 信访事件中反映出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
4.4.1 公共政策制定主体责任意识缺位
4.4.2 公共政策本身不科学
4.4.3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程序不当
4.4.4 信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度不足
第五章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建议
5.1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层面
5.1.1 强化公共政策制定者自身的责任意识
5.1.2 加强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绩效考核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层面
5.2.1 公共政策制定要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5.2.2 保证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信息及时公开
5.3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层面
5.3.1 拓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
5.3.2 公共政策出台前要进行充分调查论证
5.3.3 推广公共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5.4 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层面
5.4.1 加强信访部门对政策信息的甄别与判断
5.4.2 促进信访部门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互动
5.4.3 建立信访领域智库,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上信访制度的发展、困境与完善[J]. 滕亚为,崔梦豪. 知与行. 2016(10)
[2]网络信访:概念辨析、实践演进与治理创新[J]. 张海波,童星,倪娟. 行政论坛. 2016(02)
[3]社会治理视角下创新信访工作的系统思考[J]. 纪德尚,付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4]论社会意识演进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 张家仪.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1)
[5]新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路径研究——以公共权力为视角[J]. 钱再见.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1)
[6]时间中的公共政策制定:一个概念化的分析框架[J]. 唐贤兴,堵琴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重视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J]. 杜秀清.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5)
[8]我国当前的信访乱象及其治理[J]. 吴家庆,刘厚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9]改革完善我国网络信访工作的思考[J]. 熊翔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10]公共决策中公民的理性参与和非理性参与[J]. 李锐,毛寿龙.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2)
本文编号:3148117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访
2.1.2 公共政策制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会冲突理论
2.2.2 协商民主理论
2.2.3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2.2.4 理论应用
第三章 信访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性分析
3.1 公共政策失范是引发信访事件的深层次因素
3.1.1 公共政策的内容本身存在瑕疵
3.1.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问题
3.2 信访具有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功能
3.2.1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
3.2.2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3.2.3 信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者的行为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存在问题分析—以典型信访事件为例
4.1 银川出租车罢运事件
4.1.1 事件过程
4.1.2 事件评析
4.2 云南绥江移民上访事件
4.2.1 事件过程
4.2.2 事件评析
4.3 宁波镇海PX项目事件
4.3.1 事件过程
4.3.2 事件评析
4.4 信访事件中反映出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
4.4.1 公共政策制定主体责任意识缺位
4.4.2 公共政策本身不科学
4.4.3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程序不当
4.4.4 信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度不足
第五章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建议
5.1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层面
5.1.1 强化公共政策制定者自身的责任意识
5.1.2 加强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绩效考核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层面
5.2.1 公共政策制定要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5.2.2 保证公共政策的透明度,信息及时公开
5.3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层面
5.3.1 拓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
5.3.2 公共政策出台前要进行充分调查论证
5.3.3 推广公共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5.4 信访的公共政策功能层面
5.4.1 加强信访部门对政策信息的甄别与判断
5.4.2 促进信访部门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互动
5.4.3 建立信访领域智库,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上信访制度的发展、困境与完善[J]. 滕亚为,崔梦豪. 知与行. 2016(10)
[2]网络信访:概念辨析、实践演进与治理创新[J]. 张海波,童星,倪娟. 行政论坛. 2016(02)
[3]社会治理视角下创新信访工作的系统思考[J]. 纪德尚,付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4]论社会意识演进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 张家仪.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1)
[5]新型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路径研究——以公共权力为视角[J]. 钱再见.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01)
[6]时间中的公共政策制定:一个概念化的分析框架[J]. 唐贤兴,堵琴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重视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J]. 杜秀清.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5)
[8]我国当前的信访乱象及其治理[J]. 吴家庆,刘厚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9]改革完善我国网络信访工作的思考[J]. 熊翔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10]公共决策中公民的理性参与和非理性参与[J]. 李锐,毛寿龙.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2)
本文编号:314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4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