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07:00
  道德建设既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甚至触碰道德底线,环境污染、掠夺性开发、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道德危机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企业道德规范建设亟待加强。公益型国有企业因其特殊地位和身份,其道德文明建设理应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在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利用信息优势谋取利益、道德认知不平衡、自然垄断导致道德失范等问题,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本文旨在对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按如下思路展开分析: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及人本管理等理论,从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角度分析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调查研究、指标比对等方法,选取构建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并据此提出企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从2016年江西省公益性国...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公益性国有企业
        2.2.2 企业道德
        2.2.3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
    2.3 企业道德评价的基础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社会责任理论
        2.3.3 人本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现状
        3.1.1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更加稳固
        3.1.2 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3.1.3 企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3.2 我国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3.2.1 利用信息优势谋取利益
        3.2.2 道德认知不平衡
        3.2.3 政府监管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3.2.4 自然垄断导致道德失范
    3.3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问题产生原因
        3.3.1 内部原因
        3.3.2 外部原因
第4章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概念和意义
        4.1.1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概念
        4.1.2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意义
    4.2 构建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3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评价方法的选择
        4.4.1 评价方法介绍
        4.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5章 公益性国有企业道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评分标准
        5.1.1 指标选取
        5.1.2 评分标准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确定权重
        5.3.1 KMO和 Bartlett球度检验
        5.3.2 公共因子的确定与命名
    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检验
    5.5 指标体系的应用
        5.5.1 应用分析
        5.5.2 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197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97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