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上访事件中的关键性少数——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的画像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02:16
为探讨关键性少数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本文对C市D区X街道高架桥挡光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判断抽样、人格量表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基层政府、街道干部以及部分上访居民共70人,并运用复杂系统多主体建模方法,构建了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群体性上访的仿真模型,模拟了当存在外部冲击时,由于访民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过程。研究呈现了群体性事件脉络、受影响4栋楼的整体状况、参与人员情况及组织特征等,发现关键性少数产生的标志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其教育工作背景决定了群体行为的理性程度,其人格特质对危机成熟期的持续时间有重要影响。仿真研究表明,外部冲击对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危机发展期是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转折时期。本文对政府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上访事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章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一)集群行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与关键性少数
(二)群体性事件危机生命周期与信息传播
三、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四、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与仿真模拟
(一)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
1. 群体性事件中4栋楼整体结构分析
2. 群体性事件关键性少数行为分析
(1)A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2)B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3)C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二)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演化趋势
1. 群体性上访事件危机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1)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产生期。
(2)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展期。
(3)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成熟期。
(4)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衰退期。
2. 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关键性少数的行为分析
(1)关键性少数的基本状况。
(2)关键性少数的产生和作用及退出。
(3)关键性少数的人格特质和角色分工。
(三)基于Netlogo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仿真模拟
1. 模型的基本假设
(1)关键性少数的基本状况。
(2)行为主体特征参数(Character of Agents)。
(3)主体间关系参数(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s)。
(4)外部冲击(Outer Shock)。
2. 模型的动态演化
(1)行为主体的能量变化。
(2)上访者的产生。
3. 基于Netlogo的仿真模拟实证
五、总结、政策性意涵与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 古斯塔夫·勒庞,谷珊,赵婷婷. 人民法治. 2018(19)
[2]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J]. 韩振文. 学术交流. 2017(08)
[3]利益型群体性事件中的共意建构[J]. 胡仕林.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9)
[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J]. 郝其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5]从环境风险到社会危机的演化机理及其治理对策——以我国十起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J]. 沈一兵.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利益博弈与群体力量——基于演化博弈的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及其化解[J]. 华坚,张长征,吴祠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7]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扩散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J]. 虞铭明,朱德米. 情报杂志. 2015(08)
[8]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J]. 徐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微博舆论传播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及其演化机制[J]. 李卫东,贺涛.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11)
[10]基于危机周期理论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J]. 冯艳飞,黄宏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2(06)
本文编号:3200787
【文章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一)集群行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与关键性少数
(二)群体性事件危机生命周期与信息传播
三、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四、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与仿真模拟
(一)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
1. 群体性事件中4栋楼整体结构分析
2. 群体性事件关键性少数行为分析
(1)A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2)B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3)C楼关键性少数情况,如表3所示。
(二)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演化趋势
1. 群体性上访事件危机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1)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产生期。
(2)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展期。
(3)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成熟期。
(4)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衰退期。
2. 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关键性少数的行为分析
(1)关键性少数的基本状况。
(2)关键性少数的产生和作用及退出。
(3)关键性少数的人格特质和角色分工。
(三)基于Netlogo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仿真模拟
1. 模型的基本假设
(1)关键性少数的基本状况。
(2)行为主体特征参数(Character of Agents)。
(3)主体间关系参数(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s)。
(4)外部冲击(Outer Shock)。
2. 模型的动态演化
(1)行为主体的能量变化。
(2)上访者的产生。
3. 基于Netlogo的仿真模拟实证
五、总结、政策性意涵与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 古斯塔夫·勒庞,谷珊,赵婷婷. 人民法治. 2018(19)
[2]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J]. 韩振文. 学术交流. 2017(08)
[3]利益型群体性事件中的共意建构[J]. 胡仕林.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9)
[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J]. 郝其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5]从环境风险到社会危机的演化机理及其治理对策——以我国十起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J]. 沈一兵.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利益博弈与群体力量——基于演化博弈的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及其化解[J]. 华坚,张长征,吴祠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7]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扩散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J]. 虞铭明,朱德米. 情报杂志. 2015(08)
[8]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J]. 徐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微博舆论传播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及其演化机制[J]. 李卫东,贺涛.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11)
[10]基于危机周期理论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J]. 冯艳飞,黄宏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2(06)
本文编号:3200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20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