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2 21:22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民族工作思想的主旋律。因此,对高校民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使各民族学生成为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有志青年,是党和国家对各民族大学生殷切的期盼和要求。同时,加强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到高校教育的环节当中,是提升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族人心,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因此,加强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为研究该问题,本文以广州高校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为主要目标、通过对广州高校民族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是对加强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对策的思考。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涵厘清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借鉴
第一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一、对立与统一:儒家大一统思想
二、冲击与再造:西方民族主义的本土化
三、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关经验借鉴
一、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借鉴
二、国外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广州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取得成效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社会层面
二、高校层面
三、家庭层面
四、学生层面
第三节 成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二、高校层面的因素
三、家庭层面的因素
四、学生层面的因素
第四章 加强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二、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
三、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一、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二、发挥高校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四、发挥高校、社会、家庭的联动作用
第三节 充分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改善家庭环境和氛围
三、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第四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合力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路径分析[J]. 孙海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八桂根基——建设壮美广西的民族理论视角研究之一[J]. 何文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6)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郝亚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3)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趋势[J]. 刘再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 郝亚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6]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詹小美,李征.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1)
[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 李尚旗,郭文亮.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1)
[8]英国人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公民教育:作用考察与背景分析[J]. 陶翀,饶从满. 外国教育研究. 2018(11)
[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关系研究[J]. 徐俊六.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6)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J]. 马英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研究[D]. 孙凯民.内蒙古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 陈茂荣.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孟婷.中南民族大学 2018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研究[D]. 李玲婉.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加强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骆育芳.新疆师范大学 2017
[4]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 吴秀芳.东北林业大学 2017
[5]“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 陈凯.重庆工商大学 2014
[6]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李亮靓.西南大学 2012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D]. 王婧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
[8]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 范闻霖.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静芳.中央民族大学 2011
[10]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 罗杨.中南民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1684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涵厘清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借鉴
第一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一、对立与统一:儒家大一统思想
二、冲击与再造:西方民族主义的本土化
三、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关经验借鉴
一、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借鉴
二、国外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广州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取得成效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社会层面
二、高校层面
三、家庭层面
四、学生层面
第三节 成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二、高校层面的因素
三、家庭层面的因素
四、学生层面的因素
第四章 加强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二、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
三、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一、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二、发挥高校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四、发挥高校、社会、家庭的联动作用
第三节 充分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改善家庭环境和氛围
三、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第四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合力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路径分析[J]. 孙海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八桂根基——建设壮美广西的民族理论视角研究之一[J]. 何文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6)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郝亚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3)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趋势[J]. 刘再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 郝亚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6]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詹小美,李征.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1)
[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 李尚旗,郭文亮.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1)
[8]英国人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公民教育:作用考察与背景分析[J]. 陶翀,饶从满. 外国教育研究. 2018(11)
[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关系研究[J]. 徐俊六.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6)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J]. 马英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研究[D]. 孙凯民.内蒙古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 陈茂荣.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孟婷.中南民族大学 2018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研究[D]. 李玲婉.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加强新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骆育芳.新疆师范大学 2017
[4]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 吴秀芳.东北林业大学 2017
[5]“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 陈凯.重庆工商大学 2014
[6]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李亮靓.西南大学 2012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D]. 王婧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
[8]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 范闻霖.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静芳.中央民族大学 2011
[10]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 罗杨.中南民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1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20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