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0:15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震推动三峡工程上马[J]. 李慎明. 百年潮. 2018(12)
[2]孙中山与三峡梦[J]. 郭涛. 人民珠江. 2016(01)
[3]三峡工程的伦理论争及其理性反思[J]. 彭宜君. 交通科技. 2014(02)
[4]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二)[J]. 魏廷琤,刘荣刚. 百年潮. 2012(04)
[5]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一)[J]. 魏廷琤,刘荣刚. 百年潮. 2012(03)
[6]三峡工程的现实与争议[J]. 卢耀如,金晓霞. 中国减灾. 2011(13)
[7]美国参与三峡工程始末[J]. 魏廷琤. 百年潮. 2011(04)
[8]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J]. 成绶台. 百年潮. 2010(05)
[9]三峡工程论证回顾[J]. 王儒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10]中央三代领导人与“三峡工程”决策[J]. 吴光祥. 党史纵横. 2009(11)
硕士论文
[1]张光斗与三峡工程建设研究(1944-2009)[D]. 闫广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研究[D]. 丁璐.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李鹏与三峡工程建设[D]. 崔远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4
[4]民国时期长江三峡开发研究论纲[D]. 阚京田.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65883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震推动三峡工程上马[J]. 李慎明. 百年潮. 2018(12)
[2]孙中山与三峡梦[J]. 郭涛. 人民珠江. 2016(01)
[3]三峡工程的伦理论争及其理性反思[J]. 彭宜君. 交通科技. 2014(02)
[4]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二)[J]. 魏廷琤,刘荣刚. 百年潮. 2012(04)
[5]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一)[J]. 魏廷琤,刘荣刚. 百年潮. 2012(03)
[6]三峡工程的现实与争议[J]. 卢耀如,金晓霞. 中国减灾. 2011(13)
[7]美国参与三峡工程始末[J]. 魏廷琤. 百年潮. 2011(04)
[8]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J]. 成绶台. 百年潮. 2010(05)
[9]三峡工程论证回顾[J]. 王儒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10]中央三代领导人与“三峡工程”决策[J]. 吴光祥. 党史纵横. 2009(11)
硕士论文
[1]张光斗与三峡工程建设研究(1944-2009)[D]. 闫广涛.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人民日报》三峡工程报道研究[D]. 丁璐.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李鹏与三峡工程建设[D]. 崔远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4
[4]民国时期长江三峡开发研究论纲[D]. 阚京田.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6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26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