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能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11:30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区域以及城市治理的重点政策议题。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梳理总结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类型和特征,运用PSM-DID的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和城市间差异,剖析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探索在内部差异较为突出的城市化地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今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发现,①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实施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整体效果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城市的政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政策对于非区域中心城市和非中部核心功能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作用显著,但是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和中部核心功能城市并未起到改善作用,甚至出现供给效率下降的现象。②其原因在于政策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人口规模和财政支出两个因素,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改善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③实证结果反映出现阶段区域协同发展对资源协同政策的依赖性较高、管理协同与服务协同不足,政策导向显著、市场驱动不足的特征,与政策文本分析结论相一致。以上研究发现揭示了在推进区域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亟须加强政府管理、市场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30(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能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的研究


2011—2016年对照组和实验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变化趋势

发展政策,京津,滞后效应


表6中的交互项反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净效应。结果显示,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于城市人均收入、常住人口数以及政府财政支出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于三产比重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政策对于社会组织密度和公务员人数比例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但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实施对于城市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制造业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都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都受到来自基建投资、新城建设、产业转移、扶贫等资源协同型政策的直接作用,而管理协同型和服务协同型政策的影响则相对较弱。作为前文的分析结果,社会组织密度与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常住人口规模和公务员人数比例对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人均收入和三产比重的影响为正向,但不显著。综合前文和表6的结果,可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作用机制做出如图3的整理,即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主要通过常住人口规模和政府财政支出这两个因素,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改善产生了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对京津两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区域内其他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了京津之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明显增加,但由于城市治理能力尚未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而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造成了这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京津之外城市财政支出水平的增长,并显著改善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体而言,北京、天津两市作为功能转移性城市,由于产业和人口等的大量迁出和对周边城市的资源输血在短期内造成的负面效果较为显著。作为功能承接性城市的保定、廊坊两市,大规模的产业迁入、新城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兼而有之、相互消减,整体性效果反而不明显。其他非中部核心功能城市,虽然资源转移的力度相对于功能承接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较低,但财政支出提高的正面效果较为明显,而人口规模增长带来的负面效果较弱,因此整体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

发展政策,京津,机制,政策


以上研究发现反映出,在现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中“非首都功能疏散”导向下资源协同型政策的实施力度相对较强,而服务协同型政策与管理协同型政策的内容和实施力度仍然不足。与此同时,区域政策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城市政策效果差异的现状不仅反映了京津冀区域政策导向显著、市场驱动不足的显著特点,也暴露了内部差距较大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不仅在于推动实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均等化,还在于包括政府管理、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内的多元协同治理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可以得到如下的政策启示。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实施在切实推进对落后地区的输血性资源协同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协同和服务协同型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更为均衡的政策作用机制。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双向挂职、人才培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加强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各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协同合作,发挥资源协同、管理协同和服务协同的政策合力,切实帮助区域内的后发城市有效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效能,从而有效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整体效果,切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关键变量的分析框架[J]. 蒋敏娟,张弦.  行政论坛. 2019(06)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长三角26个城市的证据[J]. 刘瑞翔.  南京社会科学. 2019(10)
[3]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区域发展结构性差异与协同发展路径[J]. 董微微,谌琦.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8)
[4]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J]. 袁茜,吴利华,张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4)
[5]社会组织、地方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质量[J]. 李小奕,谢舜.  财经问题研究. 2019(04)
[6]跨域治理:京津冀社会管理协同发展的新趋势[J]. 张丽莉.  河北学刊. 2018(02)
[7]京津冀城市圈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效率研究[J]. 许恒周,赵一航,田浩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8]从一体化走向协同治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政策变迁[J]. 杨宏山,石晋昕.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9]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J]. 卢文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17)
[10]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测度——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J]. 武义青,赵建强.  经济与管理. 2017(04)



本文编号:3307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07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