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问题研究 ——以丹东市振兴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30 00:18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实行,通过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提供资金救助以维持其最基本生活花费的一项社会贫困人口救助制度。低保制度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也随之进步,对低保对象的识别与管理就不能维持一个单一不变的标准,必须要跟随社会发展对低保对象进行动态性的识别与管理。低保的动态管理机制由此建立而成,旨在能够根据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对其保障状态以及保障资金实现动态性的调整,提高低保对象的识别,加强低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本文依据社会救助生涯理论、福利依赖理论、多维贫困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丹东市振兴区现阶段的低保动态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区内低保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目前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困境。总结出目前低保的动态管理主要存在着低保对象识别偏差、监管主体能力不足以及退保工作进行困难三个主要问题,并依据理论以及实际情况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为解决丹东市振兴区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包括引导积极舆论...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问题研究 ——以丹东市振兴区为例


近年来振兴区低保人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振兴区民政局)

长工,工作人员,比例,工作者


第二章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现状21第四节低保工作人员情况振兴区低保工作者有其进行工作沟通的微信群,群内含社区街道以及民政部门工作者共107人,笔者通过网络问卷发放方式对群内全部的低保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基本状况结果显示目前正在工作的低保工作者的107名低保工作者中有95名为女性,且有超过半数的低保工作者工作时长不超过5年。图2.4振兴区低保工作人员男女比例及工作时长男11%女89%男女比例工作时长,低于1年,13%工作时长,1-5年,51%工作时长,5-10年,20%工作时长,10年以上,16%工作时长

难点,进程,阶段,政策


第二章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现状23图2.6工作进程中认为的难点阶段三、低保工作实施情况问卷对低保工作要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为止低保工作进行的还是很好的,民主评议时都是按照政策要求进行,评议小组按照要求设置并在现场进行评议。同样的各个镇(街)社区(村)都设有正在享受低保人员情况的公示板,并在申请低保家庭人员附近张贴低保公示,公示中写有三级部门的举报电话,便于群众监督。在107名低保工作人员中有100名人员认为振兴区低保的动态管理条理清晰,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但仍有7名工作人员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四、问卷综合分析振兴区低保实施多年,其实施情况按照政策要求一直在有理有序的实施中没有问题,对于政策要求的民主评议以及认定后的公示情况都没有问题。但是在认定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认定工作中会存在诸多无理取闹人员,女性工作者在工作中自保能力较差而女性工作者在低保工作人员中占比过大会导致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相对较短,更加缺乏了面对发生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于此同时工作年限的不足也导致了对政策的理解不足,无法给予低保户或低保申请者更加详实的政策解释,导致了沟通发生问题。并且实际工作中入户调查仍有很大的欠缺,收审查审批阶段,36人,33%日常管理阶段,43人,40%退出低保阶段,29人,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贫困区多维致贫因素评价及实证分析[J]. 李平.  统计与决策. 2019(07)
[2]反贫困视角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 王素芬,董国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新时代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化路径:提升标准与精准识别[J]. 关信平.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1)
[4]低保救助资源的有效分配检验——基于贫困家庭收支水平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J]. 慈勤英,李芹.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新时代社会救助政策运行的社会风险及其应对[J]. 兰剑,慈勤英.  青海社会科学. 2018(02)
[6]制度公平与完善农村低保退出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杜毅,曾静.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02)
[7]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分析[J]. 唐政秋.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8]低保瞄准的精准化与农村低保治理转型——基于鄂东W村的实地调研[J]. 安永军.  社会保障研究. 2017(06)
[9]中国低保制度与扶贫就业政策的关系对策分析[J]. 赵立华,苗红军.  经贸实践. 2017(20)
[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王园青,杨文健.  江西农业学报. 2017(10)

硕士论文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动态管理中的监督问题研究[D]. 吕倩.重庆大学 2013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D]. 徐新鹏.重庆大学 2012
[3]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D]. 谢万贞.贵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1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71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