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12:56
为保障社会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救助制度应运而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自建立之初就对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存权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低保制度在广大农村的建立和完善,利用政府的救助力量,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温饱问题,使有劳动能力的群体暂时无后顾之忧能够脱贫致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一项民生热点问题。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来说,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保障标准则是重中之重。如果保障标准过低,则无法达到其“救助”和“保障”的目的,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会导致社会矛盾滋生、影响社会安定有序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保障的标准过高,则易导致“养懒汉”的情况出现,许多有劳动能力的人选择接受救助、放弃劳动,真正需要保障的群体的资源被分摊占用,这不仅会造成社会救助资源的浪费,更会增加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确定低保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贫困群体的需要、物价上涨的速度,确保保障能落到实处、起到真正作用。除此之外,还应结合财政负担能力与区域实际发展状况,以免对政府财政部门造成过大负担,...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1.2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
1.1.3 社会救助
1.2 生存公平理论
1.2.1 理论背景
1.2.2 核心内容
2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问题及原因
2.1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现状
2.1.1 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构成
2.1.2 最低生活保障地区覆盖情况
2.2 农村牧区居民低保给付水平和给付方式
2.3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2.3.1 低保目标定位不准
2.3.2 给付水平相对较低
2.3.3 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与监督
2.4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目标选择机制不科学
2.4.2 低保线难以准确测算
2.4.3 地方资金匮乏且统筹渠道单一
3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3.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方法
3.1.1 恩格尔系数法
3.1.2 马丁法
3.1.3 生活形态法
3.1.4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
3.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
3.2.1 测算模型确定
3.2.2 测算指标选取
3.2.3 测定结果
4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4.1 对策建议
4.1.1 准确界定低保对象
4.1.2 把握低保调整时机
4.1.3 科学设计低保标准确定机制
4.2 可行性分析
4.2.1 理念可行性
4.2.2 制度可行性
4.2.3 财政支持可行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线的变迁和测量: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J]. 田一苗. 统计与管理. 2017(01)
[2]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合谋”行为研究——以鲁中C镇为例[J]. 王辉,崔欣欣.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对农村低保实施状况的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三个农村低保相关群体的认识[J]. 方丽玲. 中国劳动. 2015(21)
[4]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研究[J]. 王萍萍,徐鑫,郝彦宏. 调研世界. 2015(08)
[5]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效果的制度文本与实践[J]. 魏程琳,史源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6]中国农村贫困线分析及贫困规模测算[J]. 段美枝.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7]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 刘小珉. 民族研究. 2015(02)
[8]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 韩华为,徐月宾. 经济评论. 2014(06)
[9]永新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探讨[J]. 任丽娟. 南方农业. 2014(21)
[10]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效果的实证研究[J]. 杨翠迎,冯广刚. 人口学刊. 2014(03)
本文编号:3405745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1.2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
1.1.3 社会救助
1.2 生存公平理论
1.2.1 理论背景
1.2.2 核心内容
2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问题及原因
2.1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现状
2.1.1 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构成
2.1.2 最低生活保障地区覆盖情况
2.2 农村牧区居民低保给付水平和给付方式
2.3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2.3.1 低保目标定位不准
2.3.2 给付水平相对较低
2.3.3 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与监督
2.4 内蒙古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目标选择机制不科学
2.4.2 低保线难以准确测算
2.4.3 地方资金匮乏且统筹渠道单一
3 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水平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3.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方法
3.1.1 恩格尔系数法
3.1.2 马丁法
3.1.3 生活形态法
3.1.4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
3.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
3.2.1 测算模型确定
3.2.2 测算指标选取
3.2.3 测定结果
4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4.1 对策建议
4.1.1 准确界定低保对象
4.1.2 把握低保调整时机
4.1.3 科学设计低保标准确定机制
4.2 可行性分析
4.2.1 理念可行性
4.2.2 制度可行性
4.2.3 财政支持可行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线的变迁和测量: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J]. 田一苗. 统计与管理. 2017(01)
[2]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合谋”行为研究——以鲁中C镇为例[J]. 王辉,崔欣欣.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对农村低保实施状况的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三个农村低保相关群体的认识[J]. 方丽玲. 中国劳动. 2015(21)
[4]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研究[J]. 王萍萍,徐鑫,郝彦宏. 调研世界. 2015(08)
[5]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效果的制度文本与实践[J]. 魏程琳,史源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6]中国农村贫困线分析及贫困规模测算[J]. 段美枝.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7]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 刘小珉. 民族研究. 2015(02)
[8]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 韩华为,徐月宾. 经济评论. 2014(06)
[9]永新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探讨[J]. 任丽娟. 南方农业. 2014(21)
[10]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效果的实证研究[J]. 杨翠迎,冯广刚. 人口学刊. 2014(03)
本文编号:3405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0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