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17:02
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唯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志愿服务朝着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布局。从志愿服务的发展、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三方面来看,要突破传统志愿服务体系的各项束缚,构建以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志愿资源、志愿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的新的志愿服务体系十分必要。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可以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志愿服务的全过程进行重新布局,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志愿服务交流和创新,实现志愿服务新发展。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2(04)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志愿服务体系精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一)新时代的志愿精神: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逻辑起点
(二)志愿主体的培育、优化与协作: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的主要力量
(三)不断创新的志愿服务: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的逻辑基础
(四)志愿资源挖掘与优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
(五)数据化驱动与体系化运作: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内在逻辑
三、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模式的智慧化重构[J]. 朱海龙.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4)
[2]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 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J]. 朱海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从科层化到网络化:重大疫情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J]. 朱海龙,唐辰明.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2)
[4]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研究[J]. 漆依林. 青年发展论坛. 2019(04)
[5]“区块链+社保”或让基金风险可控[J]. 吴健德. 中国社会保障. 2019(07)
[6]机遇与风险:解码“区块链+社保”[J]. 李彤飞,严玉兔,梁玉伟,蒋振中,尚芳. 中国社会保障. 2018(10)
[7]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社会——改革开放40年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分析[J]. 谭建光.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4)
[8]精准治理:中国场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转换[J]. 赵建华. 改革与开放. 2017(22)
[9]中国闽台两地志愿服务立法的比较研究[J]. 黄信瑜,石东坡.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6)
[10]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困境、成因及完善思路[J]. 殷向杰,许尧. 道德与文明. 2014(02)
本文编号:3422437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2(04)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志愿服务体系精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一)新时代的志愿精神: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逻辑起点
(二)志愿主体的培育、优化与协作: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的主要力量
(三)不断创新的志愿服务: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运行的逻辑基础
(四)志愿资源挖掘与优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
(五)数据化驱动与体系化运作: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内在逻辑
三、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模式的智慧化重构[J]. 朱海龙.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4)
[2]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 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J]. 朱海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从科层化到网络化:重大疫情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J]. 朱海龙,唐辰明.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2)
[4]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模式研究[J]. 漆依林. 青年发展论坛. 2019(04)
[5]“区块链+社保”或让基金风险可控[J]. 吴健德. 中国社会保障. 2019(07)
[6]机遇与风险:解码“区块链+社保”[J]. 李彤飞,严玉兔,梁玉伟,蒋振中,尚芳. 中国社会保障. 2018(10)
[7]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社会——改革开放40年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分析[J]. 谭建光.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4)
[8]精准治理:中国场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转换[J]. 赵建华. 改革与开放. 2017(22)
[9]中国闽台两地志愿服务立法的比较研究[J]. 黄信瑜,石东坡.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6)
[10]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困境、成因及完善思路[J]. 殷向杰,许尧. 道德与文明. 2014(02)
本文编号:342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2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