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走向善治:矿产资源开发治理模式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6 01:58
基于历史社会学分析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治理模式在时间轴上的演变历程,构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治理史的谱系。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先后经历了"先开发后保护""边开发边保护"和"先保护后开发"三种不同发展历程,先后形成了企业"自主式治理"、政府"自上而下式治理"和"多中心合作式治理"三种不同开发治理模式。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生态系统,应注重"企业自治—政府管制—多方共治"三者和谐共生的互动治理生态。其中,企业自治从内在逻辑上规定了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的基本要义,政府管制从制度逻辑上规定了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的运作秩序,多方共治从结构逻辑上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的多方平衡。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的历史社会学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J]. 熊光清. 兰州学刊. 2018(06)
[2]全球矿业发展阶段研究[J]. 崔荣国,陈其慎,郭娟,尹丽文,林博磊. 中国矿业. 2017(11)
[3]我国绿色矿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相洪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10)
[4]论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 殷杰兰.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5)
[5]转换与融合:大学治理模式的历史社会学分析[J]. 柳翔浩. 教育研究. 2016(07)
[6]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 孟鑫. 教育评论. 2015(06)
[7]重金属矿山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进展[J]. 晏闻博,柳丹,彭丹莉,李松,陈俊任,叶正钱,吴家森,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3)
[8]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 陈军,成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3)
[9]整体性治理理论与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 黄滔.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从管制走向互动治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谭九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本文编号:3497960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矿产资源开发治理的历史社会学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J]. 熊光清. 兰州学刊. 2018(06)
[2]全球矿业发展阶段研究[J]. 崔荣国,陈其慎,郭娟,尹丽文,林博磊. 中国矿业. 2017(11)
[3]我国绿色矿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相洪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10)
[4]论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 殷杰兰.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5)
[5]转换与融合:大学治理模式的历史社会学分析[J]. 柳翔浩. 教育研究. 2016(07)
[6]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J]. 孟鑫. 教育评论. 2015(06)
[7]重金属矿山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进展[J]. 晏闻博,柳丹,彭丹莉,李松,陈俊任,叶正钱,吴家森,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3)
[8]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 陈军,成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3)
[9]整体性治理理论与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 黄滔.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从管制走向互动治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谭九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本文编号:3497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9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