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权威-分层-分权”结构何以可能?——基于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40余年发展进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18 09:49
  中国40余年发展历程中的地方政府创新,对社会建设、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执政方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供给功能。1978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层面的结构特征:政治组织的全国统一(中央威权的基础)、地方经济和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与社会张力结构持续增加,这构成了观察地方政府创新"为何发生、何以持续、如何扩展"的一个整体性框架。我们在多案例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发现,通过地方政府创新,中国实现了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自下而上的扩展与横向复制的扩散,实现了从经济改革到管理创新的分层次分权的发展结构。由于采取了分层-分权,而不是一揽子放权,地方政府创新作为一种治理资源,有序地嵌入地方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当中,使得超大规模的社会呈现出地方支撑的发展结构,从而分解了整体性社会发展的任务,形成了中国各个区域发展的政府创新资源嵌入,这提供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地方化基础。地方政府的创新功能发挥,使得中国社会发展结构具有了"威权-分层-分权"结构的地方内涵,实现了国家整体性社会发展任务分解的地方化机制与社会危机化解的地方结构,以及民主化的地方进展载体,这正... 

【文章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2020,28(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权威-分层-分权”结构何以可能?——基于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40余年发展进程的思考


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构关系图示

变化图,农民工,变化图,人口结构


这就是中国典型的两个2.8亿左右人口结构的变化,再加上其他社会人口的重新分层,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重组。很多研究与著作,都会谈到这一结构性变迁,但是这些人口对于社会结构的实质性挑战,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尤其是政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群体,他们在政策“写作型设计”上以此为开头——尊重多元社会的利益和参与,但是结论却是导向另一个方向——如何更好地管理,至少如何“行政化吸纳”进来。(三)地方政府管理结构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56项工程: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当代启示[J]. 胡伟,陈竹.  工业经济论坛. 2018(03)
[2]评新权威主义——以萧功秦为中心[J]. 蔡志栋.  兰州学刊. 2016(11)
[3]新权威主义是必要的历史过渡[J]. 王占阳.  理论学习. 2014(05)
[4]从亨廷顿新权威主义理论看中国政治改革[J]. 盛勇.  求是学刊. 2013(05)
[5]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林尚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6]政治强人语境下的独特威权逻辑——关于普京与俄罗斯民主未来的争论[J]. 冯绍雷.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08)
[7]毛泽东未能突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分析[J]. 张文化.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6)
[8]“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化[J]. 唐日梅.  党史纵横. 2009(11)
[9]1949-1957年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与农村社会变迁——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的研究[J]. 陈益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城市发展(1949~1957年)[J]. 何一民,周明长.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542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42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