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2-01-10 15: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日益频发,加之能源危机、安全生产等因素,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能源应急管理机制,但现有机制主要集中在各个能源行业和企业内部,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应急响应为特征。此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许多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考,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凸显了一些短板弱项,就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而言,面临着的能源资源调配、能源系统转型等多种挑战。着眼未来,亟须提升我国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能力,发挥我国举国体制所特有的优势,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能力,搭建能源应急管理技术、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平台,提升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能源应急智库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发挥专家学者在能源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纵向信息传递通畅、横向不同行业和主体间协同合作的现代化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与现状
二、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一)对能源跨区运输的影响。
(二)对能源供需结构的影响。
(三)对能源系统转型的影响。
(四)对能源系统的衍生性影响。
(五)对能源应急管理智库的需求。
(六)对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需求。
三、我国未来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对突发事件可能产生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提升城市能源应急预警能力,建立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评估体系
(三)搭建能源应急管理数据和信息平台,提升能源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能源应急管理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谏言献策作用
(五)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储备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六)强化学科交叉研究,重视突发事件引致的次生影响
(七)发挥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建设现代化能源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70年经验成效、形势分析及展望[J]. 冯宇峰,李惠云,杜龙龙,李艳强. 中国煤炭. 2020(05)
[2]新冠疫情对山西煤炭产业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 王启瑞. 中国煤炭. 2020(05)
[3]服务战略需要 加快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应急管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J]. 王义保. 中国应急管理. 2020(05)
[4]疫情对煤炭生产经营的影响及提升应急管理的对策[J]. 李爽,许士春,张婧男,薛广哲. 煤炭经济研究. 2020(04)
[5]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演进逻辑:溯源与优化[J]. 王郅强,彭睿. 江淮论坛. 2020(02)
[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J]. 聂新伟,史丹,蔺通. 中国能源. 2020(02)
[7]关于完善中国能源应急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 张仕荣. 新远见. 2011(05)
[8]突发性能源短缺的应急体系研究[J]. 吕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4)
[9]对深入开展核应急工作的思考——写在《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发布十周年之际[J]. 王法. 中国核工业. 2003(06)
博士论文
[1]能源应急多主体协同机制及协同效应研究[D]. 刘晓燕.中国矿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80919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与现状
二、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一)对能源跨区运输的影响。
(二)对能源供需结构的影响。
(三)对能源系统转型的影响。
(四)对能源系统的衍生性影响。
(五)对能源应急管理智库的需求。
(六)对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需求。
三、我国未来能源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对突发事件可能产生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提升城市能源应急预警能力,建立城市能源应急管理评估体系
(三)搭建能源应急管理数据和信息平台,提升能源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推进能源应急管理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谏言献策作用
(五)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储备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六)强化学科交叉研究,重视突发事件引致的次生影响
(七)发挥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建设现代化能源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70年经验成效、形势分析及展望[J]. 冯宇峰,李惠云,杜龙龙,李艳强. 中国煤炭. 2020(05)
[2]新冠疫情对山西煤炭产业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 王启瑞. 中国煤炭. 2020(05)
[3]服务战略需要 加快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应急管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J]. 王义保. 中国应急管理. 2020(05)
[4]疫情对煤炭生产经营的影响及提升应急管理的对策[J]. 李爽,许士春,张婧男,薛广哲. 煤炭经济研究. 2020(04)
[5]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演进逻辑:溯源与优化[J]. 王郅强,彭睿. 江淮论坛. 2020(02)
[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J]. 聂新伟,史丹,蔺通. 中国能源. 2020(02)
[7]关于完善中国能源应急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 张仕荣. 新远见. 2011(05)
[8]突发性能源短缺的应急体系研究[J]. 吕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4)
[9]对深入开展核应急工作的思考——写在《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发布十周年之际[J]. 王法. 中国核工业. 2003(06)
博士论文
[1]能源应急多主体协同机制及协同效应研究[D]. 刘晓燕.中国矿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80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8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