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认知视角的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制度认知视角的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反腐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高度关注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并积极推进反腐败体系的设计,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班子的反腐败新思路,显示了党中央坚决从严治党和深入开展防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但总的来说,这些反腐措施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各种措施上没有相互协调和补充。在一些地区,公职人员没有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以谋取私利的现象十分严重,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加强对其监督和有效控制。而事实证明,一些事后惩罚的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控制腐败,要想做好事前的预防,实行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必然选择,这是法制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现行财产申报受现有条件和环境土壤的约束,并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财产申报制度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学界对财产申报的综述以及不足发现,对财产申报制度认知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所以主要从认知层面进行切入,具体分为公职人员即认知主体自身对财产申报制度认知和公众对该制度的认知,通过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方法来掌握这两方面具体的认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该认知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尝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对不合理的认知加以协调,达到新的制度认同,进而促进财产申报制度的顺利推行。
【关键词】:财产申报 制度认知 公职人员 反腐 公众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 研究背景9
- 2. 研究意义9-10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5
- 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3. 研究综述13-15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6
- 1. 研究内容15
- 2. 研究方法15-16
- (四) 创新点与不足16-17
- 1. 创新点16
- 2. 不足16-17
- 一、认知与财产申报制度概述17-23
- (一) 相关概念界定17-19
- 1. 认知17
- 2. 制度认知17-18
- 3. 财产申报制度18-19
- (二) 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依据19-20
- 1. 公共选择理论19
- 2. 委托代理理论19-20
- 3. 利益冲突理论20
- (三) 财产申报制度的内容20-22
- (四) 加强制度认知对财产申报制度实施的必要性22-23
- 二、认知视角下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23-30
- (一) 公职人员存在的认知问题24-27
- 1. 公职人员的消极申报态度加大了制度推行的阻力24-25
- 2. 公职人员对制度前景信心不足阻碍制度环境的形成25-26
- 3. 公职人员对制度反腐作用的否定态度加大执行难度26-27
- (二) 公众存在的认知问题27-30
- 1. 公众政治参与度低下影响制度设计过程的完整性27
- 2. 公众对财产申报的有限认知制约制度认同的形成27-29
- 3. 公众监督意识和观念的缺失阻碍制度的持续发展29-30
- 三、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存在问题的认知因素剖析30-36
- (一) 公职人员认知方面的因素30-32
- 1. 公职人员自身权力和利益的冲突30-31
- 2. 公职人员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冲突31
- 3. 公职人员对制度实施后不良影响的顾虑31-32
- (二) 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32-36
- 1. 现行申报制度尚未规范化和法制化32-33
- 2. 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33-34
- 3. 上级公职人员的带头作用不明显34-35
- 4. 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意识有待加强35-36
- 四、认知视角下有效推进财产申报制度的路径设计36-42
- (一) 提高公职人员的制度认知36-37
- 1. 化解利益冲突,加快制度认同建设36
- 2. 有效保护隐私,提供制度变迁动力36-37
- 3. 提高自觉申报,加大制度推行实效37
- (二) 完善制度认知的外部环境37-42
- 1. 提高公众认知度,为制度实施提供条件37-38
- 2. 整合协调不同认同,保持制度稳定平衡38-39
- 3. 落实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制度结构设计39-40
- 4.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为制度提供能动力40
- 5. 建立申报监督系统,完善制度绩效评估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高 ,张武;财产申报制度在美国[J];党风与廉政;2003年12期
2 张平芳 ,黄卫平;现行财产申报制度为何约束不了贪官?[J];廉政大视野;2003年06期
3 李一帆;析财产申报制度[J];中国监察;2004年04期
4 蔡雪冰,罗小光;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孙忠良;;小议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任建明;;实施财产申报制度的几个问题[J];理论视野;2009年03期
7 张杰;左袖阳;;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完善途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黄宝玖;张丽燕;;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新思考[J];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倪才龙;耿建;;建立健全我国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的若干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黄晓瑞;;影响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因素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冉光军;张俊;;中外财产申报制度发展差异的比较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硕亮;;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应增加财产申报制度[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陆震;;中外吏治中的反腐败趋势与机制[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新生;中国财产申报制度应有自己的特色[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2 杨金溪;怎样看待财产申报制度“七成”反对?[N];西部法制报;2008年
3 吴纶卿;干部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再拖[N];光明日报;2012年
4 陈红霞 张莉;法院适用财产申报制度问题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朱向东 朱永胜;美国的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刘文斌;东苏旗法院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7 高翔 李健;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谭浩俊;官员报告住房与投资必须突出一个“实”字[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钱宗模;刍议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N];经理日报;2009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不能独立于政改之外[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耘时;关于我国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彦;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研究:利益冲突的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吴明f;我国现行财产申报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任春龙;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辽宁大学;2011年
5 吴笑谦;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失灵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王哲;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崔映瑜;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熊鹤林;美国联邦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姜栋;“隐瞒申报财产入刑说”批判[D];南昌大学;2015年
10 赵骞;我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制度认知视角的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