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识别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9 19:08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不仅是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集中区,也是公共服务设施消费的热点区和城市活力的窗口区。已有城市多中心研究主要关注就业和人口多中心,却较少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多中心特征。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结合不同类型和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与质量特征,采用加权核密度与等值线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热点区分布的空间模式有所差异,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边缘结构;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强度和混合度分别呈现出"一心五片"与"一核多点"的空间特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强度和混合度的等值线分布综合判定,研究区范围共识别出136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其集聚强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与所在街道的人口密度存在指数分布规律;多元回归模型验证,最近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距离对北京城市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相对影响强度超过"市中心距离"区位变量;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的形成机制包括自然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经济发展因素的主导作用、社会需求因素的调节作用和规划政策因素的引导作用。研究认为应加强北京城市公...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核密度分析方法
    2.3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识别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公共服务设施热点区分布
    3.2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识别
    3.3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提取
    3.4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
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的形成机制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定位大数据视角下的人群移动模式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J]. 杨喜平,方志祥.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7)
[2]特大城市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重点、难点与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 魏义方,张本波.  宏观经济管理. 2018(05)
[3]基于POI大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多中心识别[J]. 段亚明,刘勇,刘秀华,王红蕾.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5)
[4]基于POI数据的长春市商业空间格局及行业分布[J]. 浩飞龙,王士君,冯章献,于婷婷,马丽.  地理研究. 2018(02)
[5]基于多元大数据的城市活力空间分析与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中心城区为例[J]. 张程远,张淦,周海瑶.  建筑与文化. 2017(09)
[6]多样化需求下基本公共服务的规划方法探索——以北京市小学生住—学时空结构为例[J]. 纪叶,周家祥.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6)
[7]“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涵及评价指标[J]. 张文忠,湛东升.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6)
[8]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研究[J]. 黎婕,冯长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3)
[9]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纯,易成栋,宋彦.  城市规划. 2016(10)
[10]武汉市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其与银行网点的空间耦合性研究[J]. 詹璇,林爱文,孙铖,乔卫.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9)



本文编号:368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8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