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道德与情感:民间信仰实践的礼物逻辑
发布时间:2022-10-21 08:43
基于莫斯的"总体呈献"视角,可以发现畾寨苗族民间信仰中的礼物逻辑是基于理性、道德与情感的礼物交换与意义混融。在这里,民间信仰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社会交换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中,人们得以实现和表达个人的愿望、增进和凝聚集体情感、发展和维系社会关系。所有这些内容都既关乎个人,又关乎他人和集体;既关乎利益,又关乎道德和情感。礼物逻辑能很好地解释苗族民间信仰在行动上所表现出的复杂意义,提供了一种比功利主义逻辑更具经验性的解释。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作为礼物逻辑实践场域的苗寨
二、利己与利他:一种理性的信仰实践
三、修功德:一个兴建飞山庙的故事
四、“吃红”:一场基于情感联系的神性宴席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熟悉”的祖先与“陌生”的神明——雷州半岛雷祖神祭祀结构研究[J]. 叶远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3)
[2]苗族女神祭坛的类型及特征论析[J]. 陆群. 宗教学研究. 2018(04)
[3]雨水与“灵验”的建构——对陕北高家峁村庙的历时性考察[J]. 陈小锋. 民俗研究. 2018(05)
[4]庙宇重建与共同体道德——以大理Z村空间差异为例[J]. 梁永佳. 社会学研究. 2018(03)
[5]乡村治理中民间信仰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永德送归布朗族为例[J]. 子志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J]. 梁永佳. 社会. 2015(01)
[7]人类学、社会学民间信仰研究的结构范式与视角创新[J]. 刘芳.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4)
[8]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以中国社会的“信仰关系”为中心[J]. 李向平. 宗教社会学. 2013(00)
[9]信仰惯习、供需合力、灵验驱动——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复兴现象的“三维模型”分析[J]. 陈彬,刘文钊. 世界宗教研究. 2012(04)
[10]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J]. 甘满堂. 民俗研究. 2010(01)
硕士论文
[1]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D]. 冯运文.湖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9531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作为礼物逻辑实践场域的苗寨
二、利己与利他:一种理性的信仰实践
三、修功德:一个兴建飞山庙的故事
四、“吃红”:一场基于情感联系的神性宴席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熟悉”的祖先与“陌生”的神明——雷州半岛雷祖神祭祀结构研究[J]. 叶远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3)
[2]苗族女神祭坛的类型及特征论析[J]. 陆群. 宗教学研究. 2018(04)
[3]雨水与“灵验”的建构——对陕北高家峁村庙的历时性考察[J]. 陈小锋. 民俗研究. 2018(05)
[4]庙宇重建与共同体道德——以大理Z村空间差异为例[J]. 梁永佳. 社会学研究. 2018(03)
[5]乡村治理中民间信仰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永德送归布朗族为例[J]. 子志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与“宗教”的中国命运[J]. 梁永佳. 社会. 2015(01)
[7]人类学、社会学民间信仰研究的结构范式与视角创新[J]. 刘芳.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4)
[8]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以中国社会的“信仰关系”为中心[J]. 李向平. 宗教社会学. 2013(00)
[9]信仰惯习、供需合力、灵验驱动——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复兴现象的“三维模型”分析[J]. 陈彬,刘文钊. 世界宗教研究. 2012(04)
[10]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J]. 甘满堂. 民俗研究. 2010(01)
硕士论文
[1]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D]. 冯运文.湖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95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9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