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空间”政府及其研究纲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致的政府形态变革
发布时间:2022-10-29 17:4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尝试,特别是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来变革政府服务方式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的政府供给方式,在政府创新上引起的社会反响尤为强烈。通过对一系列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创新上的研究发现,这次变革可以说不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来提升政府效能,甚至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整体性政府"的构建,而是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很可能在政府的形态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从工业化的"物理空间"的政府形态向大数据时代的"数字空间"的政府形态转型。这场政府形态的转型既是技术推动社会变迁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的规律,也有我国独特的社会场景和政府变革的内生动力。尽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实践尚处于"地方性知识"的状态,但它的深远意义有可能是全球性的。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是社会实验场,其所形成的"科层制"的现代组织结构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化模版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试验场很可能就在中国,而政府形态的转变将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主题之一。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对此有所洞察并在理论上...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1 未来已来:时代召唤“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1.2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地方政府实践的经验总结
1.3 中国地方政府的数字化实践具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2 从“物理空间”的政府到“数字空间”的政府
2.1 第三空间:人类社会从二元空间到三元空间
2.2 公共管理学界的回应:对工业化政府形态的修修补补
2.3“三元空间”的治理: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时代命题
2.4 从资源到工具,再到能力:“数字空间”政府的价值取向
3 中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
3.1 文明样式、社会形态与政府类型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奠定了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工业时代政府形态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时代政府形态进行了修正
3.2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颠覆性地改变社会形态
3.3 中国的实践提供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
3.3.1 中国具备推动政府形态变革的内生驱动力
3.3.2 中国具备形成“社会实验场”的丰富治理场景
3.3.3 中国具备“社会实验场”的实践积累与探索
3.3.4 中国具备乐于接受“技术红利”的文化氛围
4“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纲领
4.1 构建研究纲领的理论依据
4.2“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纲领
4.2.1 构建“三元空间”治理的硬核
4.2.2 形成辅助性假说组成的保护带
4.2.3 总结中国场景实践经验的启发力
4.2.4 形成数字空间政府形态研究体系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整体政府理念下的“数字政府”[J]. 逯峰. 中国领导科学. 2019(06)
[2]“互联网+”对电子政务的推动[J]. 吴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3]政府3.0: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J]. 谭海波,孟庆国. 学术研究. 2018(12)
[4]广东“数字政府”的实践与探索[J]. 逯峰. 行政管理改革. 2018(11)
[5]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J]. 戴长征,鲍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6]政策场域:一个分析政策行动者关系及行动的概念[J]. 李松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国际电子政务研究进展——基于三种外文期刊近五年刊文的统计分析[J]. 颜海,李有仙,赵跃. 电子政务. 2015(08)
[8]后新公共管理主要特征研究[J]. 孙珠峰,胡伟. 理论月刊. 2015(06)
[9]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J]. 刘少杰.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01)
[10]后新公共管理时代钟摆现象[J]. 孙珠峰,胡伟.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9)
本文编号:3698143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1 未来已来:时代召唤“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1.2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地方政府实践的经验总结
1.3 中国地方政府的数字化实践具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2 从“物理空间”的政府到“数字空间”的政府
2.1 第三空间:人类社会从二元空间到三元空间
2.2 公共管理学界的回应:对工业化政府形态的修修补补
2.3“三元空间”的治理: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时代命题
2.4 从资源到工具,再到能力:“数字空间”政府的价值取向
3 中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
3.1 文明样式、社会形态与政府类型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奠定了工业文明的政府形态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工业时代政府形态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工业时代政府形态进行了修正
3.2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颠覆性地改变社会形态
3.3 中国的实践提供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实验场
3.3.1 中国具备推动政府形态变革的内生驱动力
3.3.2 中国具备形成“社会实验场”的丰富治理场景
3.3.3 中国具备“社会实验场”的实践积累与探索
3.3.4 中国具备乐于接受“技术红利”的文化氛围
4“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纲领
4.1 构建研究纲领的理论依据
4.2“数字空间”政府的研究纲领
4.2.1 构建“三元空间”治理的硬核
4.2.2 形成辅助性假说组成的保护带
4.2.3 总结中国场景实践经验的启发力
4.2.4 形成数字空间政府形态研究体系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整体政府理念下的“数字政府”[J]. 逯峰. 中国领导科学. 2019(06)
[2]“互联网+”对电子政务的推动[J]. 吴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3]政府3.0: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J]. 谭海波,孟庆国. 学术研究. 2018(12)
[4]广东“数字政府”的实践与探索[J]. 逯峰. 行政管理改革. 2018(11)
[5]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J]. 戴长征,鲍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6]政策场域:一个分析政策行动者关系及行动的概念[J]. 李松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国际电子政务研究进展——基于三种外文期刊近五年刊文的统计分析[J]. 颜海,李有仙,赵跃. 电子政务. 2015(08)
[8]后新公共管理主要特征研究[J]. 孙珠峰,胡伟. 理论月刊. 2015(06)
[9]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J]. 刘少杰.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01)
[10]后新公共管理时代钟摆现象[J]. 孙珠峰,胡伟.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9)
本文编号:3698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9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