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09:53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一系列住房保障体系。但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小城市面临着和一线城市不一样的住房保障问题。现在我国的住房保障研究,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或者相对注重宏观层面的制度构建,其成果对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中小城市的住房保障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治市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以物价水平低,居民幸福程度高而闻名周边地区,是山西省东南部较有影响力的城市。自2006年长治市实施保障性住房以来,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治市在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在保障性住房供给方面缺乏相关专门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对比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保障性住房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定量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
2.1.2 保障性住房供给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政府干预理论
2.2.3 住房过滤理论
2.3 小结
3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现状
3.1 长治市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3.1.1 社会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住房市场环境
3.2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政策
3.3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现状
3.3.1 保障性住房供给投资现状
3.3.2 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现状
3.4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需求现状
3.5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存在的问题
3.5.1 供给总量不足
3.5.2 资金供给短缺
3.5.3 供给分布不合理
3.5.4 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
3.6 小结
4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保障性住房供给影响因素的选取
4.2.1 政府供给能力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2.2 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4.2.3 住房市场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4.2.4 指标体系建立
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4.3.1 原始数据的整理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模型的检验
4.3.5 模型的修正
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水平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
5.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
5.3 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基本需求
5.4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5.5 完善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可持续运转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VAR模型的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陈立文,杜泽泽,王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经济属性与供给模式研讨[J]. 曲溪.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17(03)
[3]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模式研究[J]. 张岩海,王要武. 学术交流. 2017(03)
[4]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预测研究[J]. 陈立文,张涛,刘广平. 建筑经济. 2015(08)
[5]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石光只,刘传俊. 中国房地产. 2014(24)
[6]供需视角的重庆市保障性住房适度规模[J]. 向为民,彭丽娟.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8)
[7]不同外部约束条件下的住房保障供给模式选择[J]. 苟兴朝. 现代城市研究. 2014(04)
[8]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范欣革,米佳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9]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机制[J]. 上海城市管理. 2013(02)
[10]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的合理确定—以陕西省为例[J]. 张文君,刘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7)
博士论文
[1]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 褚超孚.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城镇化下保障性住房供应数量研究[D]. 马小瑞.长安大学 2012
[2]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预测研究[D]. 刘玉洁.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基于过滤模型的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D]. 吴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城镇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 朱莉萍.同济大学 2008
[5]中国城镇适度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 李娜.中国人民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8122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
2.1.2 保障性住房供给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政府干预理论
2.2.3 住房过滤理论
2.3 小结
3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现状
3.1 长治市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3.1.1 社会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住房市场环境
3.2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政策
3.3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现状
3.3.1 保障性住房供给投资现状
3.3.2 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现状
3.4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需求现状
3.5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存在的问题
3.5.1 供给总量不足
3.5.2 资金供给短缺
3.5.3 供给分布不合理
3.5.4 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
3.6 小结
4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保障性住房供给影响因素的选取
4.2.1 政府供给能力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4.2.2 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4.2.3 住房市场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4.2.4 指标体系建立
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4.3.1 原始数据的整理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模型的检验
4.3.5 模型的修正
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长治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水平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
5.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
5.3 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基本需求
5.4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5.5 完善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可持续运转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VAR模型的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陈立文,杜泽泽,王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经济属性与供给模式研讨[J]. 曲溪.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17(03)
[3]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模式研究[J]. 张岩海,王要武. 学术交流. 2017(03)
[4]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预测研究[J]. 陈立文,张涛,刘广平. 建筑经济. 2015(08)
[5]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石光只,刘传俊. 中国房地产. 2014(24)
[6]供需视角的重庆市保障性住房适度规模[J]. 向为民,彭丽娟.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8)
[7]不同外部约束条件下的住房保障供给模式选择[J]. 苟兴朝. 现代城市研究. 2014(04)
[8]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范欣革,米佳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9]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机制[J]. 上海城市管理. 2013(02)
[10]保障性住房供给量的合理确定—以陕西省为例[J]. 张文君,刘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7)
博士论文
[1]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 褚超孚.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城镇化下保障性住房供应数量研究[D]. 马小瑞.长安大学 2012
[2]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预测研究[D]. 刘玉洁.华南理工大学 2012
[3]基于过滤模型的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D]. 吴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城镇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 朱莉萍.同济大学 2008
[5]中国城镇适度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 李娜.中国人民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8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2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