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视角下市辖区工地扬尘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驻马店市驿城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1-18 10:27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以工地施工为代表的扬尘污染日益突出。21世纪初,“雾霾”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线,并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常态,近些年经过国家和地方各级大力整治以及“大气十条”的成功实施,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当前以颗粒物为典型的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工地扬尘是其重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绿色发展理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列入“三大攻坚战”、生态文明思想写入《宪法》,充分显示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治理工地扬尘,打赢蓝天保卫战,区县级承担着源头治理的重要任务。该论文以驻马店市驿城区工地扬尘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视角下区县级尤其是市辖区这一特殊行政层级如何通过市、区合理界定权责,各部门间协同完成扬尘治理这一重要战役,取得蓝天保卫战攻坚阶段的胜利,同时理顺工作体制,形成环保攻坚常态化机制,最终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场持久战。该论文通过协同治理理论,探讨通过市、区级职能合理划分,理顺各层级、各部门职能,避免职权交叉、推诿扯皮。通过完善领导小组机制、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同治理路径,充分发挥我党集中...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述评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工地扬尘的危害及有关治理政策
(一)工地扬尘的危害
1、工地扬尘与大气颗粒物污染
2、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的的危害
3、大气颗粒物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国家关于扬尘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地方关于工地扬尘治理法规政策
(四)各治理主体在工地扬尘治理方面的主要作用
(五)本章小结
三、驿城区工地扬尘治理现状与成效
(一)驿城区扬尘治理领导机构及职责
(二)驿城区扬尘污染防控主要参与部门及分工
(三)驿城区工地扬尘治理举措和成效
1、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2、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
3、严管重罚加强日常监管
(四)本章小结
四、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
1、市、区级微观管理职能重叠,属地背锅
2、部门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
3、街头官僚工作实效不高,疲于应付
4、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不足,缺乏互动
(二)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市、区间职能界定权责不对等
2、部门间横向协同机制不完善
3、街头官僚困境导致工作形式化突出
4、政府引导各方参与不到位
(三)本章小结
五、工地扬尘治理水平提升对策分析
(一)合理界定市、区之间权责界限
(二)整合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联合执法队伍
(三)细化梯度标准建立简易处罚机制
(四)充分引导各方互动式参与
(五)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针对扬尘治理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
附录B 访谈提纲(针对工地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人员)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28491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述评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工地扬尘的危害及有关治理政策
(一)工地扬尘的危害
1、工地扬尘与大气颗粒物污染
2、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的的危害
3、大气颗粒物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国家关于扬尘治理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地方关于工地扬尘治理法规政策
(四)各治理主体在工地扬尘治理方面的主要作用
(五)本章小结
三、驿城区工地扬尘治理现状与成效
(一)驿城区扬尘治理领导机构及职责
(二)驿城区扬尘污染防控主要参与部门及分工
(三)驿城区工地扬尘治理举措和成效
1、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2、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
3、严管重罚加强日常监管
(四)本章小结
四、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
1、市、区级微观管理职能重叠,属地背锅
2、部门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
3、街头官僚工作实效不高,疲于应付
4、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不足,缺乏互动
(二)工地扬尘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市、区间职能界定权责不对等
2、部门间横向协同机制不完善
3、街头官僚困境导致工作形式化突出
4、政府引导各方参与不到位
(三)本章小结
五、工地扬尘治理水平提升对策分析
(一)合理界定市、区之间权责界限
(二)整合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联合执法队伍
(三)细化梯度标准建立简易处罚机制
(四)充分引导各方互动式参与
(五)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针对扬尘治理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
附录B 访谈提纲(针对工地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人员)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28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02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