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2:01

  本文关键词: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06年诞生以来,微博是互联网2.0环境下产生的新型自媒体,也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微博具有信息发布及时性、传播速度快、较强的互动性、覆盖范围广、公众影响大等特性,这些是其他应用平台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之处,因此成为了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微博可以迅速地成为事件信息报道的中心,形成强大的舆论阵地。为了及时发布信息、获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作为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引导公众舆论导向、展开有效互动沟通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舆论的格局的变化,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情况下,政府和主流媒体的监督和报道在网上容易受到质疑,甚至是批评。部分网民的恶意爆料、负面消息常会在网络上得到肆意传播,导致政府遭受公众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威胁和挑战。因此,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日益剧增,公众关注度日益显现,政务微博也成为了影响力广泛的公众舆论地,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为了引导微博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积极地了解微博、学习运用微博、妥善运作微博,不仅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可以有效政府公信力。然而,当前政务微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缺陷,例如,政务微博应用中政务信息公开不足、网络舆论引导不合理以及后续的监管不得力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政府和公众都在实践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规范不完备。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务微博的应用背后没有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来加以保证的,而政府内部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所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博应用的效率不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四川省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这一案例进行研究。本文从我国政府政务微博应用的现状出发,对其在政务信息公开、舆论引导和监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案例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案例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分析。关键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舆论引导的准确性;监管实施的持续性。通过对以上三个关键因素的逐一分析,说明四川省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如何实现。通过对案例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总结选取四川省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这一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和单位部门开展相应的工作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政务微博 信息公开 舆论引导 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15-19
  • 1.3.1 理论基础15-18
  • 1.3.2 概念界定18-19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20
  • 1.4.1 研究思路19-20
  • 1.4.2 研究办法20
  •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20-21
  • 第二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案例研究价值21-29
  • 2.1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历程21-22
  • 2.2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现状22-24
  • 2.2.1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数量特征22
  • 2.2.2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结构特征22-23
  • 2.2.3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总体评价23-24
  • 2.3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困境24-26
  • 2.3.1 政务微博信息公开不及时24
  • 2.3.2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不足24-25
  • 2.3.3 政务微博运行监管乏力25-26
  • 2.4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典型性分析26-29
  • 2.4.1 政务微博信息公开的全面及时26-27
  • 2.4.2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效果显著27-28
  • 2.4.3 政务微博运用的全方位监管28-29
  • 第三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案例描述29-37
  • 3.1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背景和历程29-31
  • 3.1.1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的背景概况29-30
  • 3.1.2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发展脉络30-31
  • 3.2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基本举措31-33
  • 3.2.1 建立规范程序,优化信息公开31-32
  • 3.2.2 加强舆情监控,注重舆论引导32
  • 3.2.3 构建互动机制,持续监管激励32-33
  • 3.3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成效分析33-37
  • 3.3.1 基本举措的综合作用33-34
  • 3.3.2 科学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机制34-35
  • 3.3.3 形成动态化引导和规范公众舆论35-36
  • 3.3.4 提升了地方政府管理的运行效果36-37
  • 第四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信息公开分析37-44
  • 4.1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信息公开的成效分析37-39
  • 4.1.1 建立了规范的政务微博信息公开程序37
  • 4.1.2 内容全面覆盖本单位政务信息37-38
  • 4.1.3 科学地强化了政务信息公开形式38-39
  • 4.2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信息公开的关键性分析39-41
  • 4.2.1 信息公开是政务微博平台建设的出发点39
  • 4.2.2 信息公开是政务微博内容不断丰富的基础39-40
  • 4.2.3 信息公开是政务微博应用工作的重点40-41
  • 4.3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中信息公开的措施41-44
  • 4.3.1 结合各级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要求,系统设置程序41
  • 4.3.2 突出煤炭产业突发事故处理,快速调整内容41-42
  • 4.3.3 围绕监管对象的安全生产,优化公开形式42-44
  • 第五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舆论引导分析44-50
  • 5.1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中舆论引导的成效分析44-45
  • 5.1.1 充分发挥了政务微博的舆情监控功能44
  • 5.1.2 形成了政府、媒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舆论引导方式44
  • 5.1.3 线上线下协调配合,快速解决公众所需44-45
  • 5.2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中舆论引导的关键性分析45-47
  • 5.2.1 政务微博提升政府与公众的有效互动效果45-46
  • 5.2.2 政务微博推动政府部门的个性化舆论引导建设46
  • 5.2.3 政务微博强化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46-47
  • 5.3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中舆论引导的措施47-50
  • 5.3.1 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公众对煤监系统的舆论需求47-48
  • 5.3.2 系统评估,开展网站、微博在煤监工作中的合作48-49
  • 5.3.3 注重时效,及时回应公众的关注焦点49-50
  • 第六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的监管实施分析50-56
  • 6.1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监管实施的成效分析50-51
  • 6.1.1 在公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形成舆论释放的平台50
  • 6.1.2 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务微博对于监察工作的监督50-51
  • 6.1.3 准确定位公众参与在政务微博建设中的作用51
  • 6.2 政务微博应用中监管实施的关键性分析51-53
  • 6.2.1 政务微博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方式51-52
  • 6.2.2 政务微博提升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52
  • 6.2.3 政务微博增强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52-53
  • 6.3 四川省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监管实施的措施53-56
  • 6.3.1 建立微博互动中公众参与煤监工作的激励机制53
  • 6.3.2 整合政务微博与线下煤监工作的监督效果53-54
  • 6.3.3 调整公众在安全防范体系中的角色定位54-56
  • 第七章 四川煤监局政务微博应用建设的启示56-62
  • 7.1 以信息公开为应用基础,提升政务微博的可信度56-57
  • 7.1.1 重视政务微博建设,规范信息公开程序56
  • 7.1.2 结合本单位的工作,丰富信息公开内容56-57
  • 7.1.3 分析微博传播特点,,调整信息公开形式57
  • 7.2 以舆论引导为应用关键,增强政务微博的有效度57-59
  • 7.2.1 基于公众关注需求,形成良性的互动57-58
  • 7.2.2 塑造政务微博个性,开展多主体合作58-59
  • 7.2.3 切实落实回应环节,建立长久的信任59
  • 7.3 以监管实施为应用重点,明确政务微博的科学性59-62
  • 7.3.1 完善公众参与的激励措施,形成良性监督方式59-60
  • 7.3.2 切实加强监管实施的准确性,提升监督的力度60-61
  • 7.3.3 明确公众在政务微博中的角色,确保其参与积极性61-62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62-64
  • 8.1 主要结论62
  • 8.2 研究展望62-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柳,吕秀辉,戈秀萍;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及其实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温家宝;;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J];中国信息界;2004年06期

3 刘刚;执政能力建设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中国记者;2005年05期

4 刘金霞,应会琼;政务信息公开中的重点、难点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春年,戈国莲;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文件利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5年03期

6 林尉;期待动态政务信息公开[J];w挛胖芸

本文编号:493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93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