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隐性化:一个理解混混、农民和基层政府的新视角——基于湖北鄂村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2:14
本文关键词:暴力隐性化:一个理解混混、农民和基层政府的新视角——基于湖北鄂村的实证研究
【摘要】:暴力隐性化是后税费时代混混群体呈现出的一种新特质,指的是暴力不再是以一种赤裸裸且震撼的场面布展形式存在,而是在与场面拉开距离的基础上以一种隐蔽和匿名的形式嵌入、粘贴和弥散在乡村社会中,最终成为一股常态化和机制化的暴力力量,这构成了理解混混演变趋势及混混、农民和基层政府关系的新视域。本文通过对湖北鄂村的经验研究,呈现出暴力隐性化的建构历程、独特意蕴、实践逻辑及社会后果。在此视角的关注下,混混的学术研究可进一步拓展。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混混 暴力 暴力隐性化
【分类号】:D422.6;D63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乡村混混的概念,有的人也称之为乡村越轨者,学界大多采用同一个定义,即从村民主体角度出发,指“那些在普通农民看来不务正业,以暴力或欺骗手段牟取利益,对农民构成心理强制,危害农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扰乱乡村生活正常秩序的人群”[1]。从民间内部视角而非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特权隐性化凸显腐败新动向[J];人民论坛;2009年1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沈轶伦邋本报通讯员 李圆圆;工作岗位需经常出差,不适合女性?[N];解放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515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1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