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范式与边疆范式——关于民族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些思考
本文关键词:族群范式与边疆范式——关于民族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些思考
【摘要】:"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学院;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民族研究范式 民族问题 民族学 族群 边疆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学术界有关族群和民族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声音,部分体现了学者们对国家政治的关怀。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是多民族国家(multinational or poly-ethnic country),多面临国内的种族、族群纷争。这就使人类学的民族研究也带有政治色彩,但是,民族研究中政治学倾向的归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冰清;赵杨;;雪球成于学术袤原中——徐杰舜汉民族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2012年08期
2 郝时远;试谈我国的世界民族研究[J];民族研究;1987年01期
3 刘建文;张立辉;杨明;;重视小民族研究 促进中国小民族的健康发展[J];民族论坛;1992年04期
4 吴春明,王公明;东南民族研究半世纪——读蒋炳钊老师《东南民族研究》有感[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5 陈家柳;;《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总目录[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6 华涛;苏新宁;白云;;中国民族研究影响力评价(2002-2004)——民族研究概况与期刊被引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民族研究》2006年总目录[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8 ;《民族研究》2008年总目录[J];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9 陈家柳;;《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总目录[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10 朱朝晖;;关于湖南民族研究工作的思考[J];民族论坛;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胜利;;2006-2009年中国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熊尚全;;少数民族学人创新工作室快讯[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3 ;坚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保持学会充沛活力[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奂平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费孝通民族研究:注重从历史角度探讨民族交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北京大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 马戎;创新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三个前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管彦波;一部独具匠心的民族研究之作[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王希辉;中国散杂居民族研究的最新尝试[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谷家荣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做国际化的民族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张敏;海内外专家学者在京纪念费孝通民族研究70年[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记者 柳晓森;纪念费孝通民族研究70年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6年
8 民族所党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本文编号:53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3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