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多种信仰共存:以藏彝走廊东缘多续藏族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5:04

  本文关键词:多种信仰共存:以藏彝走廊东缘多续藏族为中心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仰共存 藏彝走廊 多续藏族 民族迁徙 文化互动 文化过渡带 民族和谐


【摘要】:通过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流域多续藏族信仰的田野调查研究,揭示在其人文生态空间中至少存在本地民间信仰、制度化宗教信仰、道家与汉地信仰、古蜀文明中的信仰孑遗等多个层次。这些信仰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相互排斥,而是彼此杂糅兼容、并存不悖,呈现一种高度和谐包容的状态。相关的田野调查表明,此现象存在于藏彝走廊特别是走廊东缘多个区域。对多种信仰共存的学术思考不可忽视藏彝走廊东缘作为民族迁徙、文化互动的廊道存在,以及该区域位于文化过渡带及其所具有的边缘性等因素。
【作者单位】: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关键词】信仰共存 藏彝走廊 多续藏族 民族迁徙 文化互动 文化过渡带 民族和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多民族和谐共居问题研究”(2010BMZ02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13JZD027)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毋庸讳言,古往今来人类群体间的矛盾或区域性战争大多是由宗教信仰冲突引发的,而以宗教信仰为旗号的血腥和暴力纷争也不在少数,十字军东征、中东冲突、原教旨主义运动等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特别是自美国“9. 11”事件爆发以来,宗教日益成为恐怖主义的基础和动力[1],宗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树民;;藏彝走廊——区域研究的沃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2 王铭铭;;藏彝走廊——多学科区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1期

3 吴其付;;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4 石硕;;关于认识藏彝走廊的三个角度与研究思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郭岚;;袁晓文、李锦的《藏彝走廊东部边缘族群互动与发展》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段渝;;藏彝走廊与丝绸之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7 曾现江;;吐蕃东渐与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动及族群分布格局演变[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石硕;;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2期

9 陈心林;;藏彝走廊研究刍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王铭铭;;初入“藏彝走廊”记[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2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刘辉强;;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5 邓平;;藏彝走廊“锅庄贸易”的机制和启示[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闵克;“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福佳;藏彝走廊“锅庄贸易”的机制和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6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66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