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新媒体视角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20:19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视角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治理 新媒体 治理创新


【摘要】: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带来了众多行业的大融合。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平台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活。随着李克强总理“互联网+”的提出,政府治理能力如何实现“互联网+”成为学界普遍关注。随着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说法的提出,政府理念的转变、政府行政方式的创新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政府自身现代化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深远,政府治理的能力提升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成果,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孕育并促进了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对政府工作来讲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便能够达到创新政府行政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民众的效果。反之,运用不当则有损百姓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履行公共行政权力、服务于民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有责任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变化与挑战,不断调整政府行政方式,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责。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深入分析了新媒体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面临的问题,为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路径选择。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论述。第二章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新媒体与政府理论的理论渊源,包括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政府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发展趋势、新媒体平台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应用现状。第三章从政府治理角度分析了新媒体平台为政府工作带来的积极效应。包括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优化行政决策、优化行政监督三大方面。第四章从政府信息公开、应对公共危机、政府形象塑造、公民政治参与、网络安全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政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五章对于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创新提出了路径选择,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公众的角色变迁,为探索政府治理科学化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政府治理 新媒体 治理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一)新媒体的研究现状11-13
  • (二)政府治理理论研究现状13-15
  • (三)新媒体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应用现状15-17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17-20
  • (一)研究方法17-18
  • (二)研究意义18-20
  • 第二章 新媒体概述及政府治理的相关理论分析20-37
  • 一、新媒体概述20-31
  • (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20-27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27-29
  • (三)新媒体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应用29-31
  • 二、政府治理理论分析31-37
  • (一)政府治理理论的提出31-32
  • (二)政府治理与政府管理的概念区分32-34
  • (三)政府治理理论发展趋势34-37
  • 第三章 新媒体对政府治理带来的积极效应37-41
  • 一、拓宽公民政治表达渠道37-38
  • 二、优化行政决策38-39
  • 三、强化行政监督39-41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41-50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行为缺失41-43
  • 二、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负面效应43-45
  •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缺乏理性引导43-44
  • (二)危机中信息公开不及时导致的政府公信力匮乏44-45
  • 三、政府形象的负面传播45-46
  • 四、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制约46-49
  • (一)数字鸿沟的现实阻碍47-48
  • (二)非理性公众参与48-49
  • 五、新媒体网络安全困境49-50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路径探索50-60
  • 一、加强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主体角色的转变50-53
  • (一)政府主导公众时期50-51
  • (二)政府与公众“微互动”时期51-52
  • (三)公众在政府治理中占据主动时期52-53
  • 二、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进程的科学化53-60
  • (一)政府加快推动新媒体平台建设53-54
  • (二)政府积极引导自身职能转变54-55
  • (三)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增强民意回应力55-57
  • (四)完善新媒体的监督形式57-58
  • (五)政务新媒体的安全防护58-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3
  • 后记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致读者[J];前线;2013年04期

2 武志勇;郭恩强;;博客:法制工作的新媒体平台[J];新闻记者;2007年12期

3 ;生活因开博而多彩——在工作中运用微博的几位老总一席谈[J];中国记者;2012年12期

4 刘艳;;突发公共事件中新媒体的社会效用与反思——以芦山地震为例[J];青年记者;2013年27期

5 韩哲宇;陶康乐;;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齐岳峰;;将军战斗在“微博”[J];小康;2013年04期

7 杨柏;;南部经济区深化改革与贵州机遇[J];当代贵州;2014年14期

8 袁同成;沈宫阁;;新媒体与“善治”的可能——基于中外网络慈善监管的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9 周铮铮;;新媒体的发展对青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微博、微信、人人为例[J];才智;2014年11期

10 张静芳;单杰;;论新媒体视域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榜样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旭;胡静雯;;新媒体平台上的马拉松运动发展方向[A];2011北京现代北京马拉松科学论坛指南·文集[C];2011年

2 王涛;;四网四屏融合的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实践[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曲忠芳;移动互联网催热新媒体平台[N];北京商报;2013年

2 本报通讯员 孙怀珍 金米娜;涂伟:新媒体平台的一颗螺丝钉[N];中国气象报;2014年

3 东航工程技术公司 李九鹏;新媒体平台下 企业人际关系管理[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任晓宁;新媒体平台打开动漫新天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记者 曹璇;三大新媒体平台开启助力资本市场人才对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记者 旦辉 沈念 海洋;岳阳日报新媒体平台“掌上岳阳”上线[N];岳阳日报;2014年

7 吴明;陕西十家日报社联合打造全新媒体平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陈俊良 顾振瑞 胡爱民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地税局;在新媒体平台上税务机关不能失声[N];中国税务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卜娜;新媒体平台出现三大变化[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10 杜雅丽;新媒体平台:电脑桌面媒体创意独特[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嗣云;政务微博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甜;“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与发展现状探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唐晓迪;新媒体视角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6年

4 孟远;Android平台移动终端新媒体功能库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杜恩宽;面向3G的手机新媒体平台研究与实现[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6 张惠阳;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5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95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