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法律依据。但是,实践中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存在许多困境和法律支持的不足。因此,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法律制度,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律基础。
【作者单位】: 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公共决策 法律制度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14B003)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创新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SGB20141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是国家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政府公共决策中民意基础薄弱,导致政府公共决策水平不高,政府公信力下降。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法律制度,有利于健全公众与政府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双向协商和沟通机制,促使新型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宇杰;;网络舆论与政府公共决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李涛;;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3 尹长海;;政府公共决策的规则限制[J];云梦学刊;2012年02期
4 李伟权;简论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J];学术论坛;2002年04期
5 李彬;;和谐社会、利益诉求与政府公共决策[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4期
6 龙方庆;黄胜红;;论政府公共决策与和谐社会建设[J];民族论坛;2007年09期
7 刘晓光;;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决策质量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8年06期
8 薛刚;;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及其危害分析[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9 刘悦;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利益博弈的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尹长海;;政府公共决策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J];理论界;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伟权;;试论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实践与探索[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f ;民意是公共决策最好的校正器[N];宁波日报;2008年
2 恽春;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N];组织人事报;2013年
3 民盟惠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黄晓霞;推进协商民主提升公共政策公信力[N];惠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东铭;论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路径选择及其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同庆;我国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回应机制的建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赵杰;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张建超;我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贺娜;公民参与县级政府公共决策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5 戴文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王璐;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效果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7 李小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波;信息不完全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8年
9 耿钢;我国政府公共决策体制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樊腾发;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6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9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