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8:35

  本文关键词: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独群体 城市 养老保障 责任政府 社会支持


【摘要】: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家庭结构。然而,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推测,我国每年至少有7.6万个家庭成为失独家庭,不久之后,我国将会有1000万个失独家庭,失独群体达到2000万人。在农村如果第一胎为女孩,可以允许生育第二胎,即实行的是大于1.5孩政策。城市实行相对严格的生育政策,导致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远远高于农村,这必然导致城市中有更多的失独群体。虽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政策的完全放开,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失独的数量,然而却不能完全杜绝失独的发生,失独的问题还会出现,失独群体还会面临养老保障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失独群体、养老保障、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和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的概念进行界定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城市失独群体的由来、生存状况进行剖析,并通过与农村失独群体和城市空巢老人进行对比发现:城市失独群体的数量多、缺失社会资本、缺乏精神慰藉和缺少经济支持导致城市失独的独特性。城市失独群体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带来的巨大痛苦,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还要担心年老后的养老问题,他们迫切需要在物质、精神、养老方面得到满足,但是他们却面临经济拮据、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缺乏以及养老机构入住困难等养老困境。本文从责任政府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困境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并从政府、社会、社区三个层次发现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存在经济扶助标准低、扶助标准水平差异大、扶助制度覆盖面低、扶助方式单一,多为经济扶助、社区养老水平低、社会帮扶能力有限等问题。通过对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和美国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宝贵经验,总结出应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结合我国失独群体的养老需求,最后从制度法规建设层面提出:完善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提高扶助标准、建立失独群体专项扶助基金,放宽失独群体收养条件;从组织体系建设层面提出:完善失独群体的社会保险机制,建立统一多层次的扶助制度,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减少失独数量;从平台建设层面提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失独群体养老,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居家养老水平,降低入住门槛、兴办失独群体养老机构;从队伍建设层面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帮扶。本文通过对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完善我国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让失独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关键词】:失独群体 城市 养老保障 责任政府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21;D669.6;D63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3.1 国外研究状况12
  • 1.3.2 国内研究状况12-17
  • 1.3.3 研究述评17-18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8-19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19-20
  • 1.5.1 创新点19
  • 1.5.2 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0-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2.1.1 失独群体20
  • 2.1.2 养老保障20-21
  • 2.1.3 失独群体养老保障21
  • 2.1.4 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21
  • 2.2 理论基础21-24
  • 2.2.1 责任政府理论21-22
  • 2.2.2 社会支持理论22-23
  • 2.2.3 社会福利理论23-24
  • 第3章 城市失独群体的由来和特点24-30
  • 3.1 城市失独群体的由来24-26
  • 3.1.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4-25
  • 3.1.2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25-26
  • 3.2 失独群体的生存状况26-27
  • 3.3 城市失独群体的特点27-30
  • 3.3.1 与农村失独群体相比27-28
  • 3.3.2 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28-30
  • 第4章 城市失独群体的需求分析与养老困境30-35
  • 4.1 城市失独群体的需求分析30-31
  • 4.1.1 物质扶助需求30
  • 4.1.2 精神抚慰需求30-31
  • 4.1.3 养老需求31
  • 4.2 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困境31-35
  • 4.2.1 经济拮据31-33
  • 4.2.2 生活照料缺失33
  • 4.2.3 精神慰藉缺乏33-34
  • 4.2.4 养老机构入住困难34-35
  • 第5章 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5-43
  • 5.1 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问题35-38
  • 5.1.1 经济扶助标准低35
  • 5.1.2 扶助标准水平差异大35-37
  • 5.1.3 扶助制度覆盖面低37
  • 5.1.4 扶助方式单一,多为经济扶助37-38
  • 5.1.5 社区养老水平低38
  • 5.1.6 社会帮扶能力有限38
  • 5.2 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38-43
  • 5.2.1 政府层面39-40
  • 5.2.2 社会层面40-41
  • 5.2.3 社区层面41-43
  • 第6章 国内外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经验借鉴43-48
  • 6.1 国内外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概述43-46
  • 6.1.1 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失独群体的养老保障43-45
  • 6.1.2 美国失独群体养老保障45-46
  • 6.2 国内外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经验总结46-48
  • 6.2.1 完善的法律体系46-47
  • 6.2.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47
  • 6.2.3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47-48
  • 第7章 完善城市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对策48-59
  • 7.1 制度法规建设48-51
  • 7.1.1 完善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48-49
  • 7.1.2 提高扶助标准,建立失独群体专项扶助基金49-50
  • 7.1.3 放宽失独群体收养条件50-51
  • 7.2 组织体系建设51-53
  • 7.2.1 完善失独群体的社会保险机制51-52
  • 7.2.2 建立统一多层次的扶助制度52-53
  • 7.2.3 进一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减少失独数量53
  • 7.3 平台建设53-56
  • 7.3.1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失独群体养老54
  • 7.3.2 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居家养老水平54-56
  • 7.3.3 降低入住门槛,兴办失独群体养老机构56
  • 7.4 队伍建设56-59
  • 7.4.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7
  • 7.4.2 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帮扶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长永;乐章;;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2期

2 于长永;;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西北人口;2009年06期

3 熊汉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压力及其化解[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4 吴楠;;年龄别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现状及养老意愿的调查分析——以鞍山市为中心[J];辽宁经济;2010年10期

5 刘振学;;辽宁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2010年11期

6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5期

7 郑笑平,陈杰;文化变迁中的中国独生子女家庭[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8 孙天伟;;不该娇宠孩子[J];群言;1999年10期

9 ;独生子女家庭春节在哪儿过[J];新天地;2009年01期

10 ;父姓加母姓渐成取名趋势[J];共产党员;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国凤;;走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盲点[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傅秀霞;叶政君;雷光锋;;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的社区支持现状[A];第13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任华龙;;伤残独生子女家庭 亟须社会关注[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4 王文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孙春艳;;汲取传统道德之精华 构建社会发展与和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陈诚;方烨强;邹玉如;许艺桐;;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心理卫生现状初探[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孙志邦;;独生子女家庭多重赡养负担问题探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傅秀霞;叶政君;雷光锋;;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的社区支持现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林升耀;;按老人的养生之需,施康复的创新之道——关于建立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社区医疗、康复工程敬老院三林中医药养生康复医疗基地的求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歆邋实习生 石亭花;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医疗有补助[N];福州日报;2007年

2 任生心;帮助独生子女家庭规避社会风险[N];光明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陈丽云;生育关怀让独生子女家庭受益[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倪景武 范炬炜 (记者 范炬炜);军队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扶助办法出台[N];解放军报;2009年

5 通讯员 林张帆 张福霞 驻地记者 钱宪庚;西湖区关怀关爱独生子女家庭[N];中国人口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昕;完善独生子女家庭优惠政策[N];中国人口报;2010年

7 记者 李宁 通讯员 傅召平;独生子女家庭可增一人份额[N];湖南日报;2010年

8 中国计生协会理事、太原市计生协会会长 范世康;两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调查及相关问题研究[N];太原日报;2010年

9 范世康 范林鹏;婚育观变化带来了什么[N];山西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安丽;“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仲杰;北京城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洋;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魏娜;吉林省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晓文;现行制度背景下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燕菲;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及规避[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胡志瑞;失独者权利保护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靳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失能父母的照料困境与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李蒙蒙;失独父母的边缘化及其角色调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光波;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9 蔡葳蕤;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李小飞;我国失独者的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8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18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