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

发布时间:2017-08-11 04:20

  本文关键词: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


  更多相关文章: 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 内生变革 贫困治理 共享发展


【摘要】:贫困问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从扶贫开发的时间进程维度和扶贫开发规划的顶层设计角度来阐述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战略调整。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确把握致贫原因、滴灌式的精准帮扶、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体系的建构要素;并从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主体、精准扶贫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治理模式转型,认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政策的丰富拓展。精准扶贫的治理突破路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格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中国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 内生变革 贫困治理 共享发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一般项目“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BMZ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2.1
【正文快照】: 中国政府主导的扶贫政策经过多次调整,有效解决了近7亿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扶贫开发进程,对比分析精准扶贫与传统扶贫的契合点及差异性,深入探讨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过程和内生变革规律,从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的治理转型和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2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加玉;;乡村治理权力结构对扶贫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8期

2 李博;;乡村治理转型与农村精准扶贫[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8期

3 钟关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浙江实践——以武义下山脱贫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6年05期

4 韦彩霞;田莹莹;;河北省金融扶贫现状、问题及金融扶贫精准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北企业;2016年05期

5 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6 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7 揭子平;丁士军;;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反贫困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市的农户调研数据[J];农村经济;2016年04期

8 赵晓峰;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4期

9 廖小东;滕湘君;;精准扶贫的现实难题与方略要务[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10 曾娟;;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J];商;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贫困陷阱与精英捕获:气候变化影响下内蒙古牧区的贫富分化[J];学海;2014年05期

2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年06期

3 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9期

4 程芳;杨雨鑫;;浅谈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09期

5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6 洪名勇;;开发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5期

7 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8 汪三贵;;中国的农村扶贫: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07年01期

9 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4期

10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拓宽扶贫开发模式 探索帮扶新路子——省科委帮扶贫困村记事[J];党的建设;1998年09期

2 ;读者来信[J];法人杂志;2004年08期

3 文叶飞;罗翔;弓彪;谭永贵;陈晓岚;;让群众走出贫困共享阳光——解析全国整合资金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县“印江扶贫开发模式”[J];当代贵州;2010年08期

4 彭银春;;新疆经济开发模式探析[J];实事求是;2010年06期

5 薛东;朱青青;孙玉梅;;农村经济发展留用地开发模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学理论;2010年36期

6 刘亚桥,杨军,曹子坚;甘肃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回顾与探讨[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7 于秀琴;陈通;;以自我设计与创新为核心的公务员行政能力开发模式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7期

8 王正元;有感于日本企业人才的阶段开发模式[J];人才管理;1996年01期

9 衣保中;陈爱军;;西北区域开发模式的转换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韩斌;;云南省扶贫开发模式的实践及完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建军;;河北省山区不同类型经济技术开发模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万兰;刘熙宝;李翠;;开发区的融资与开发模式[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张文磊;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 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真;;胜利海上油田开发模式及适应性分析[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覃成林;马芳芳;;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6 张文磊;周忠发;刘奥东;;以创新模式促进新时期贵州南部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跨越发展——以黔南为例[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7 陈长春;;南昆经济带的外向型地域开发模式及其形成因素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张学俭;黄亚玲;;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土地开发模式及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余镜周;周晓光;苏志远;辛阳;;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前端快速开发模式[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斌;;有地方特色的TOD发展模式——广州的经验[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宋延庆;标准化开发模式是必然选择[N];中国建设报;2012年

2 邢民;升级项目开发模式意义积极而深远[N];海南农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郑升;前海土地供应开闸 开发模式亟待创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梁毅娟;肇庆新区探索低冲击开发模式[N];西江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曹学平;“中国式新药”蜂拥立项 开发模式引质疑[N];中国经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于南;滚动式电站开发模式有益资金回笼 正信光伏计划今年创利3亿元[N];证券日报;2014年

7 边淇;适用于国内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上)[N];中国保险报;2014年

8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湖泊旅游与湖泊地产中心 杨雪春 吴月湖;湖泊旅游五大开发模式详探[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刘宇鑫;造地养铁 北京探索“地铁上盖开发模式”[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雷西平;引入敏捷开发模式[N];中国邮政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建宁;房地产开发模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刚;基于一方出地的房地产合作开发模式比较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4年

3 于超;A公司研发团队敏捷开发模式的转型以及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5年

4 吴可;高师校本课程“高中数学选修系列专题选讲”的开发模式与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晓爽;休闲房地产项目开发模式的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敖宏敏;新市镇开发模式与静湖生态公园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刘露;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周燕;基于集成产品开发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变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延升;全运会市场开发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陈志梅;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背景下小嶝岛和谐开发模式探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654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54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