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6-07-12 20:0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10年

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

彭胜  

【摘要】: 我国《行政复议法》公布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里,行政复议制度并没有像我们当初设想的那样起到应有的作用,行政复议分担行政诉讼任务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公民的一项救济制度的作用也没能得到充分体现,总之,权益受到侵害的行政相对人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信心。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复议机关独立性不够,它在进行行政复议时容易受到被申请人及其他外界事项的干扰,以致不能独立地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将使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大打折扣,必然会导致公众对复议决定的不信任。以上原因导致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犹如“鸡肋”,因此,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07年,我国开始在部分省、直辖市进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改革,笔者在本文中将对这些试点行政复议委员会设置状况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制度与国外类似的行政救济制度进行比较(主要是韩国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找出我国试点中行政复议委员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套可行性修改方案,为我国构建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添砖加瓦。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第一章主要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行政复议”的名称入手,简要分析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内部监督机制)。这种由行政相对人申请而开始行政救济制度没能很好地给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直接导致其公信力的下降。笔者把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进行论述时,每个阶段都是从具体法律入手,分析该阶段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特点和缺陷。 第二章则是以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中的具体制度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国外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第一节从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进行阐述,分析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核心理念:独立性、专业化、统一性,这是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第二节将结合韩国行政复议制度,比较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中的委员会设置的异同。本节从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的构成、受案范围、行政复议委员会与其日常办事机构及法定行政复议机关的关系进行阐述,说明我国各试点中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现象原因。 第三章主要为我国统一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构建提出部分建议。行政复议委员的设立应当以保证其独立性、专业性为根本,不但要保证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还要保证复议委员的独立性,因此要尽可能地吸收“民间委员”进入行政复议委员会。另外在本章中,笔者还就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方面和审议流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如集中行政复议资源,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案件;正确处理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法定行政复议机关的关系等方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7
  • 前言7-9
  • 第一章 在争议中发展的中国行政复议制度9-27
  • 第一节 “行政复议”含义之考查9-13
  • 第二节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演进13-27
  • 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萌芽和飞速发展时期(1949 年至 1990 年底)13-18
  •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整合阶段(1991 年至2007 年)18-24
  • 三、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试验阶段(2007 年至今)24-27
  • 第二章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与国外相关制度比较分析27-41
  • 第一节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法律定位27-32
  •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27-28
  • 二、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设置的核心理念28-32
  • 第二节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与韩国行政复议制度比较分析32-41
  • 一、试点行政复议委员会发展概述32-33
  • 二、试点行政复议委员会与韩国行政复议制度比较分析33-41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41-48
  • 第一节 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的构成41-43
  • 一、委员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选择41-42
  • 二、非职业化下“民间委员”的筛选问题42-43
  • 第二节 行政复议委员会机构设置问题43-45
  • 一、设立集中、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43-44
  • 二、如何正确处理行政复议委员会与其办事机构的关系44
  • 三、是否应当把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法定行政复议机关二者职能合并44-45
  • 四、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法定行政复议机关是否能成为被告问题45
  • 第三节 行政复议案件审议流程45-48
  • 一、行政复议案件的申请与受理45-46
  • 二、行政复议委员会对案件的审议46-47
  • 三、法定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占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1年06期

    2 艾红梅;胡瑞琪;;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举措[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3 沈福俊;;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的实践与制度构建[J];政治与法律;2011年09期

    4 张亚楠;;浅析我国行政救济制度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J];求实;2011年S1期

    5 刘淑满;;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隋金波;;对行政复议制度所存在问题补救措施的可行性探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7 梁芷铭;;论农村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救济:困境与路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8 ;周继东主任[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9 王锴;杨福忠;;论信访救济的补充性[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10 ;讯息[J];政府法制;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越;;修订行政复议法正当其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军;王小红;;英国行政裁判所的改革历程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建华;;英法行政复议制度给我们的启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晓春;;对我国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评估及对策报告[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5 马丽莉;;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促进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肖鹏飞;罗倩倩;;城市规划利益平衡的问题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挑战自我 创新奋进 服务大局[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8 刘庆国;;论税务行政复议功能[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都玉霞;;从行政法制迈向行政法治——改革开放30年行政法治化进程回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郑风;李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佩华 王比学 尧舜 整理 远力 郜风涛 (本报记者 秦佩华 王比学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郜风涛);[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立;[N];法制日报;2008年

    3 李力;[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记者 高加平;[N];泰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文天心;[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超凡;[N];贵州日报;2009年

    7 杨婧;[N];江阴日报;2009年

    8 记者 苏小红 实习生 叶凯岚 通讯员 罗旭东;[N];中山日报;2009年

    9 记者 苏小红 通讯员 罗旭东;[N];中山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高静 实习生 吕亚茹;[N];廊坊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胜;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国鹏;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吴海苗;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丁玲露;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延超;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建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左元龙;行政救济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刘佳;环境侵权行政救济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龙黎;受教育权行政救济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彭红彬;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反思与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安景植;行政指导赔偿制度的理论初探[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9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9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