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邻避冲突与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06:51

  本文关键词:邻避冲突与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邻避设施 邻避冲突 博弈策略 博弈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升级,地方政府需要建设许多工业项目或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公众生活的需求,例如垃圾焚烧厂、传染病医院、化工厂等设施。这些设施一方面满足了整个城市公共需求,但另一方面会给设施所在地周边公众带来负外部效应。因此,这些设施也被称为“邻避设施(NIMBY facilities)”,即“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正是由于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影响到了周边公众的利益,呈现出一种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公众利益的特点。所以,邻避设施周边公众会通过各种方式维权,甚至不惜以暴力冲突的方式反对邻避设施修建。地方政府不得不直面邻避冲突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操作策略,目前的邻避冲突治理陷入困境。本文运用博弈论视角重新看待整个邻避冲突过程,通过梳理国内近几年发生的典型邻避冲突事件,发现目前国内邻避冲突呈现出螺旋式演进和不完全信息的零和博弈特征。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面对邻避冲突时,缺乏有效的治理邻避冲突的措施和方法,使邻避冲突事件过程演进呈现出“项目决策——民众反抗——冲突升级——政府妥协——项目停摆”的路径依赖特征。这样,地方政府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仅使当地邻避设施建设陷入困境,也容易将此类博弈模式“传染”到其他地区或项目建设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博弈论作为一个理性分析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分析社会现象和冲突事件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假设每个博弈主体为理性经济人,且造成冲突的原因是博弈主体根据自身利益选择博弈策略,造成博弈结果的不均衡。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基础理论分别分析了政府、公众、企业、环保组织的利益偏好和策略选择,设置了不同的效用函数,逐对分析政府与公众的博弈关系、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环保组织与政府间的博弈关系,以期寻找最优的博弈策略组合。最后针对每个博弈主体提出了优化博弈策略的意见,为实现邻避冲突博弈均衡目标寻找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邻避设施 邻避冲突 博弈策略 博弈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9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8-9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问题9
  •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9-14
  • (一)基本概念9-11
  • (二)基本理论11-14
  • 三、文献综述14-17
  • (一)邻避冲突治理中的研究焦点14-15
  • (二)博弈论在邻避冲突中的应用15-16
  • (三)研究述评16-17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7-19
  • (一)研究方法17
  • (二)创新点17-18
  • (三)不足之处18-19
  • 第一章 我国邻避冲突现状与治理困局19-26
  • 一、我国邻避冲突现状19-23
  • (一)邻避冲突案例回顾19-21
  • (二)我国邻避冲突特点21-23
  • 二、我国邻避冲突治理困境23-26
  • (一)博弈主体地位不平等23-24
  • (二)政府排斥公众参与24
  • (三)治理缺乏操作策略24-25
  • (四)忽视潜在博弈主体25-26
  • 第二章 邻避冲突中各博弈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分析26-38
  • 一、基本假设与变量定义26-28
  • (一)基本假设26-27
  • (二)相关变量27-28
  • 二、对各博弈主体的分析28-31
  • (一)对政府的分析28-29
  • (二)对公众的分析29
  • (三)对企业的分析29-30
  • (四)对环保组织的分析30-31
  • 三、各博弈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分析31-37
  • (一)政府与公众的博弈关系31-34
  • (二)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34-35
  • (三)政府与环保组织的博弈关系35-37
  • 四、小结37-38
  • 第三章 邻避冲突中非零和博弈均衡策略38-44
  • 一、政府重视公众参与,合理设计参与形式38-40
  • 二、企业完善信息公开,积极回馈社区公众40-41
  • 三、公众提升公共精神,理性参与公共事务41-42
  • 四、环保组织参与决策,介入调解冲突矛盾42-44
  • 第四章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传松;朱挢;;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2期

2 卓旭英;;如何实现基层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J];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郑永年;;公众想听见自己的声音[J];法人杂志;2007年05期

4 李毅华;;官员转变是公众“微监督”的胜利[J];学理论;2013年08期

5 流沙;;寻找公众利益最大“公约数”[J];社区;2013年04期

6 赵春雷;;论政府信息公开中公众的体验及其改善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杨守涛;;政府与公众间的协商不平等问题及其对策[J];领导科学;2014年14期

8 包颖;;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维护公众利益[J];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05期

9 曹礼海;;警察临战公关目标公众的选定[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王岩松;李锐;;健全和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网络渠道[J];电子政务;200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伟;;英国新闻自律体系的公众利益观[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孙旭培;滕朋;;公众利益原则与传播文明——由“黄金高事件”报道引发的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3 李大光;;计划向自由:中国科学传播亟待转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王岩;李欣玮;白婧;张殊卓;聂稻波;王静;;浅议创造性审查中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与平衡[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5 毛传登;;浅议公众参与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t,

本文编号:818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18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