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与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6:52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与提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政府公信力 社会管理 信息公开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硬件和软件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形式各异的新媒体手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和巨大的虚拟空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大量的网络信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相互了解、不相互影响。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数量庞大、涉及面较广、影响力较强的网民群体正在通过新媒体传递着自己利益诉求,并通过网络及其各种新媒体手段参与政治建设、社会管理等。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事件、敏感话题或公共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应对的滞后、缺位、有心无力、回应性差等失信行为,在很大范围内和程度上使得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变得被动和无效,造成了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政府公共政策的执政,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对新媒体环境下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以及地方政府要如何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互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上世纪以来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执行公共政策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年来我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处置不当有损政府公信力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综合各方因素我们得出,地方政府可以从职责界定、职能转变、法制建设、政务信息公开、政府危机管理、舆情处置以及提高公务人员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新媒体 政府公信力 社会管理 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5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10
  • 1. 选题背景8-9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10-12
  • 1. 国外文献综述10-11
  • 2.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三) 理论基础12-13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13-15
  • 1. 研究思路13
  • 2. 研究方法13
  • 3. 主要内容13-15
  • 一、政府公信力与新媒体相关理论的概述15-22
  • (一) 地方政府公信力理论概述15-18
  • 1. 政府公信力概念的界定15-16
  • 2. 地方政府及其公信力的内涵16-17
  • 3.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主要特征17
  • 4.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评价标准17-18
  • (二) 新媒体理论概述18-22
  • 1. 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18-20
  • 2. 新媒体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途径的意义20
  • 3. 新媒体对于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20-22
  • 二、新媒体环境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双向影响22-27
  • (一) 新媒体环境对政府公信力产生双向影响的原因22
  • (二) 新媒体环境对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正面影响22-25
  • 1.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23
  • 2. 督促政府提升履职水平23-24
  • 3. 促进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24-25
  • (三) 新媒体环境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25-27
  • 1. 网络舆论的双面“放大效应”25-26
  • 2. 虚假信息的危害26
  • 3. 影响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26-27
  • 三、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问题及原因27-38
  • (一)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7-30
  • 1.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历程28-29
  • 2.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29-30
  • (二) 地方政府应对新媒体的主要做法及问题30-33
  • 1. 地方政府应对新媒体的主要做法30-31
  • 2. 地方政府应对新媒体的主要问题31-33
  • (三)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产生问题的原因33-38
  • 1. 政府自身原因33-36
  • 2. 社会原因36-37
  • 3. 新媒体原因37-38
  • 四、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如何提升公信力38-42
  • (一) 转变行政管理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38-39
  • (二) 规范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透明政府39
  • (三) 积极回应舆情危机,建设阳光政府39-40
  • (四) 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发言人制度,确保公众知情权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3期

2 盈竹;政府公信力,稳定与效率的纽带[J];小康;2005年09期

3 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7期

4 贺培育;杨畅;;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综述与展望[J];求索;2005年12期

5 李能;;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J];当代江西;2005年09期

6 柳朴方;卢雅卿;;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王福鑫;;试论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杨金木;;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8期

9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10 贺培育;殷为;;提升政府公信力:问题、意义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化市行政学院课题组;孙蔚;;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刘金梅;;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王颖;;提升政府公信力 构建首都和谐社会[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4 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世谊;时伟;;论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薛瑞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艳元;;浅谈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吕龙丹;;转型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风险分析[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10 李坤龙;;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与对策[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 薄贵利;十大因素影响政府公信力[N];人民日报;2008年

2 荷丰;政府公信力拷问官员良知[N];中山日报;2009年

3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 欧阳君山;落实“新36条” 政府公信力的难得机遇[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4 李艳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底层政治信任研究”负责人、厦门大学副教授;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政府公信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舒圣祥;坚持违法承诺就有政府公信力?[N];深圳商报;2012年

6 本报评论员 闻道;别让质疑声遮蔽政府公信力[N];济宁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若愚;微博时代,重塑受伤的政府公信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陈朋;公务员形象关乎地方政府公信力[N];学习时报;2012年

9 郑文;“万能回复”让政府公信力“伤不起”[N];河北日报;2013年

10 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影响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原因与对策[N];沧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畅;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祖迎;转型期中国政府公信力强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夏芳;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郭玲;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蒋律;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黄菊;绩效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莫柳娟;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淑华;基于公民参与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媛媛;社会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宗方;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晓洁;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7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67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