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与边疆形态的转型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与边疆形态的转型
【摘要】:中国王朝国家疆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特点,充满了异质性。与此相适应,边疆不仅是文化性的,也是碎片化的。清季形成的"内中国"与"外中国"观念,正是此种疆域与边疆格局的现实写照。然而,在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国族构建推动了边疆整合,主权体制发展导致边疆领土化,制度重构促使边疆政治一体化。这些机制使得边疆形态发生了"民族国家化"的转变,体现民族国家性质和特点的因素日渐增多,进而逐步实现了从碎片化边疆到整体性边疆的转型。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王朝国家 民族国家 边疆形态 边疆治理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边疆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XKJS201402)
【分类号】:D633
【正文快照】: 边疆总是同国家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边疆存在和界定的基础与前提。作为国家疆域的边缘部分,边疆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地理空间,也是根据国家治理需要而被构建起来的产物。1因此,边疆形态的演变,也必然受到国家主体的决定性影响。就国家类型而言,从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无疑是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乐乐;;祛魅与尊重:迈向多元族群社会和谐的宪政之维[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2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贾仕林;;“中日新”三国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4 高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5 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6 葛笑如;刘杰;;东南亚民族宗教问题的国际伦理解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7 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8 都永浩;;民族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要课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9 刘强;;邓演达民族主义思想评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10 裴圣愚;秉浩;;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关系——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四[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6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喇秉德;简评“西姆拉会议”前后马麒的历史作用[J];回族研究;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托辛格;蔡鹏鸿;;民族国家剖析[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3期
2 刘泓;;欧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03期
3 黄晓武;民族国家与全球化[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02期
4 刘曙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困境及未来趋势[J];前沿;2003年08期
5 艾·M.伍德,王宏伟;新帝国主义与民族国家[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1期
6 李景铭;民族国家的类型划分[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7 张向阳;经济全球化下的后民族国家治理结构——简论哈贝马斯民族国家政治理论[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胡为雄;民族国家与全球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胡为雄;民族国家与全球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万光侠;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国家问题研究的力作[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生;;试论20世纪亚洲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群众与暴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岳蓉;;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综述[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金瑞;;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和潜力研究——2012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5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7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杨纪武;;一个毫无国家民族情感者的妄言——评茅于轼《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大获全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两大困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许章润;民族国家体系的生命力[N];法制日报;2009年
4 明浩;民族国家——“现代性”下的魔鬼“园丁”[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牛锐 整理;民族国家建构应优先于民主制度完善[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卢露;区隔化制度的失败和民族国家的胜利(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明浩;辛亥民族观的局限性及其超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萌;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及其社会整合[D];山东大学;2015年
2 颜震;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1776-1867)[D];吉林大学;2013年
3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阿嘎佐诗;从地方到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辉;苏丹内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后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覃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宋羽雅;试析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关系中的悖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海洋;少数民族与中国民族国家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承凤凤;中国共产党与现代新型民族国家构建研究(1921-1949)[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重塑[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雷艳;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熊明清;想象长白山: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东北区域政治文化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卓旭春;论全球化时代的非政府组织[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4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8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