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的REITs市场有效性研究——以香港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的REITs市场有效性研究——以香港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REITs 市场有效性 方差比检验 Wild Bootstrap方法
【摘要】: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使用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法研究REITs市场的有效性。首先,阐述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原理,建立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模型;之后,以香港为例,选取恒生REITs指数(HSRI)和恒生综合指数(HSCI),从纵、横向角度分别进行总体和滑动方差比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和实际情况判断REITs市场的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和投资建议。在REITs市场有效性研究中引入了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研究视角。研究表明,香港REITs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有效性有待加强。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REITs 市场有效性 方差比检验 Wild Bootstrap方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试项目《基于实验经济学的住房信息搜寻效率研究》(71373143)
【分类号】:F830.9;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有效性市场理论(EMH)由美国经济金融学家Fama首次提出,Fama认为有效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能充分反映市场信息[1]。按市场中股票价格所能反映的信息集(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所有信息),Fa-ma将有效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市场[2]。作为西方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宗,虞红丹;中美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戴晓凤;杨军;张清海;;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基于单位根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1期
3 胡波,宋文力,张宇光;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7期
4 陈灯塔;洪永淼;;中国股市是弱式有效的吗——基于一种新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5 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6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7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8 张亦春,周颖刚;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9 刘维奇;史金凤;;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J];统计研究;2006年11期
10 王红;陈帅;;我国创业板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基于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J];商业时代;2014年3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瑞萍;随机漫步、效率市场与证券市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常健;;试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裁判标准——以大庆联谊案的审理进程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肖春来,丁绍芳,樊元锐;股票市场风格指标稳定性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廖远u&;;从我国股市的实证分析看有效性检验的缺陷[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5 雷光勇;赵永辉;;市场反应、股价同步与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6 王立民;庞立鸿;孙彬;;钢铁行业指数与财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改进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宣宇;;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重大资产重组的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国虎,刘颖慧;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分析与思考[J];商业研究;2000年03期
9 林坚,郑慧清,王宁,陈宇峰;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与绩效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10 张春瑞;浅析资本市场效率的不同内涵与表现形式[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莉;;我国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制度条件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陈汉文;刘启亮;余劲松;;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以宏智科技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吴红军;;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间收购的动机力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宋献中;张功富;;资本结构、投资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张功富;宋献中;;产品市场竞争能替代公司内部治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韩传模;孙青霞;;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特征[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10 何清;;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反思[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董文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质量及其价值相关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春晓;公司治理、剥离决策与剥离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义;上市公司季报披露信息与股价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元华;隔夜信息对中国股市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孟宇;辽宁省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刘婧;中国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达飞;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付艳玲;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财务评价模型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运波;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海烽;公司成长性与投资超额收益[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苏匡;基于RBF神经网络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方蕾;模糊控制器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云;;上海股市弱势有效性检验[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2 徐龙炳,陆蓉;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沿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3 王远林;;有效市场假说及其检验的新进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范龙振,张子刚;深圳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J];管理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5 李佳;王晓;;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方差比的检验方法[J];经济经纬;2010年01期
6 魏玉根;技术交易系统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7 金树萍;;中国股市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向研究——香港:第一届中国股市发展与中外股市比较研讨会概述[J];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01期
8 张继光;周振华;顾铭德;;上海、深圳证券市场比较跟踪考察[J];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01期
9 宋颂兴,,金伟根;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1995年04期
10 洪永淼;;金融计量的新近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073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07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