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日内反转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日内反转效应研究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反转效应 惯性效应 日内定价偏差 行为金融学
【摘要】: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较为常见的投资和避险工具,在多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其特殊的性质和杠杆交易等手段,研究股指期货的种种特性有利于将金融期货市场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推进。在2010年4月16日,中国大陆正式推出了大陆第一种金融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从国外发达国家的股指期货发展历程来看,股指期货早已成为这些国家的期货市场中交易最为活跃的金融期货品种,因其覆盖面大,交易标的涉及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故作为一种灵活的投资避险途径和流动性较高的投资途径是非常合适的。那么反观中国大陆,对其来讲,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发展基础必须承认是比较薄弱的,其一,沪深两市的现货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善,交易的手段并不发达,交易者的结构也参差不齐。其二,期货投资基金的发展也较弱,这对于扩大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并真正做到成为一种新的投资途径且增加市场流动性来说难度较大。其三,经纪商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虽然期货市场在中国推出较早,但是,期货经纪商的水平未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之间的竞争方向没有向提高服务质量和研发水平的方向上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时,亚洲,尤其是东亚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不跌反升,而且上升的幅度较大,而且对于韩国,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来讲,本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大大推动了该国的利率和外汇等金融期货品种的发展,从这些事实来看,中国大陆市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发展前景应是良好健康且对实体经济有巨大推进作用的。而正因为如此,对于股指期货的认识以及对其性质的了解更应该大力推广,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研究也应具备更深远的理论意义和更大的实践意义。国外学者在研究SP500期货市场和香港恒生指数HIS期货市场时,发现价格反转出现在期货市场开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且注意到潜在的价格反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始价格(开盘价)的变动,而并非由于买卖报价差(bid-ask spread),或者交易者的恐慌。同时还观察到,这个价格反转现象可以被加以挖掘并用于交易策略(除去交易费用),即使看起来这些现象并不是那么非常显著和明显。但是通过近20年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过度反应在证券市场中期和长期来将,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即使是老练的交易者和实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也会出现非理性交易行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数据,与绝大多数研究日度以上数据的研究文献有所不同,但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保持与这些文献的联动性,故而利用国外那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已被证明实用性较高的实证手段(如前述对SP500和恒生股指期货的研究方法)来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数据的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进行研究和解释。将日内数据做横截面回归分析来看是否具有对开盘定价产生过度反应,且在过度反应之后的反转效应的存在性是否显著,并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本文研究的严谨性,对这些反转现象到底是不是由于过度反应造成的做了对应的分析,排除了因ask-bid买卖报价差,开盘一部分交易者恐慌交易者等影响因素,证明了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出现开盘定价偏差之后的确存在价格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反转现象。在之后的章节中,本文对整个反转现象进行拆解,观察惯性效应是否存在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趋势中。前者已经在国外的股票市场中和期货市场中被证实存在,但这些研究跟主要着眼于日度以上数据的考察,且对股票组合等投资方式的研究较多,而对期货日内数据的考察也非常少。而后者主要是在日度以上数据考察,同样鲜见日内数据的研究。因而本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数据做惯性考察也是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如果紧紧从数据上来对反转现象进行说明,我们认为这未免有些武断,研究的成果应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且对于中国大陆这个股指期货的新兴市场来将,研究的成果更应该为广大的投资群体服务,所以,本文在做了以上的研究之后,还将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讲述这个现象,因为本文研究的沪深300日内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恰恰是指市场中的交易者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表现作为依据进行投资造成的价格趋势的变化特点,所以,还将结合中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者行为的特征,利用BSV,DHS以及HS模型来对上述的实证结果做分析,说明这些结果在行为学上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在这里,我们回头来看,利用行为学来解释以上两个效应时,这些交易者往往能够获取一定的超额回报,而需要注意的是,“超额回报”其本身就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所以,在文章的开头阶段,将从市场的有效性入手来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做一个分析,我们认为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为文章的开头是比较合适的。这可以使得本文的研究更为系统。 总体上来将,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大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开盘偏差形成的价格反转的特征。说明在基于以上特征的情况下运用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操作手段是否有效。并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对该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研究之后,我们认为本论文进行的研究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交易参与者的构成和其行为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本次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中,采用的是沪深300在近一年时间的0.5秒级别的数据,将其做样本内分析,但是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从上市至今时间不长,因而这些现象在其后较长的时间内是否能经受时间考验仍有待观察。二.因数据获取能力的有限,我们暂时难以获取沪深300ETF的日内数据,众所周知的是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ETF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对交易者来将,两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常被用来用作套利操作,所以如果能够收集到沪深300ETF的相关数据并借此进行交易者的行为分析,则将为本文填色不少,但因种种原因,在本次研究中,只能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IF主力合约进行单向分析,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开盘时间为北京时间的上午9:15分,而沪深两市A股开盘时间为北京时间的上午9:30分,所以在进行反转现象分析的时候,未能将沪深300股指现货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内,不得不说是本文留下的一大遗憾。如有可能,可将由于沪深两市开盘之后的资金流向做一个考察,研究成期现两市之间的成交量对比是否对价格的反转有一定的影响。三.本文主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的价格反转效应,相比国外在日度数据以上的研究略显不足。且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本身的交易标的为沪深300现货,故而结合现货股票的成长性来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会因证券分析师的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测而引起日度以上的反转现象将非常有意义,但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的证券业发展不成熟,期货以及证券经纪商主要以提供经济服务为竞争手段,完善的盈利预测体系以及数据库的建立没有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从而为进行上述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不过近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容量扩大,期货品种的日益增多,这类数据的丰富以及证券界的研究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到时可对上述所描述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来看证券分析师对经济基本面以及公司基本面的分析预测是否会导致沪深300股指期货在日度以上的时间框架内是否也会发生反转。第四,在第三点中讲到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开盘时间的差异,因为沪深300现货数据的缺失,所以未能对沪深300现货日内数据进行反转存在性验证,因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在2010年4月16日推出的,所以在该日之前的沪深300现货的反转效应与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的反转效应必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比较大的差异也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未能检索到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以往国外的研究文献,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未能展开,当然了,这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研究素材,希望在今后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数据的文献能够越来越深入,以帮助广大的投资者真正认识这个新兴的事物。
[Abstract]:As a kind of investment and hedging instrument which is more comm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 stock index futures has been widely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ver the years .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lains the reversal effect and inertia effect of the data in Shanghai - Shenzhen - 300 index futures . On the whole ,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ce reversal formed by the opening deviation of Shanghai - Shenzhen - 300 index fu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 mentioned characteristics .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not been expanded , of course , which also provides an operational study material for future research ,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literature on the future study of the Shanghai - Shenzhen 300 Index Futures Day will be more and more in depth to help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truly understand this emerging thing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平;通货紧缩的惯性效应及其治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陈乔,汪_";我国股市的惯性效应:一个基于行业组合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3 王梦菲;;外刊速览[J];董事会;2011年02期
4 邵晓阳,苏敬勤,于圣睿;沪市A股反转效应与惯性效应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5 秦筱婧;;惯性和反转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6期
6 朱静;安安;;中国股市惯性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3期
7 谢赤;张太原;禹湘;;开放式基金经理惯性投资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1期
8 许拯声;;沪深A股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异象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03期
9 萌生;;旗形整理后的加速起涨点[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11期
10 梁学玲;;考察不同股票特征因素下上海A股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国强;蔡中民;;冻结粉砂圆柱杆在常应力和常速度压缩时的惯性效应[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2 刘金兴;邓守春;张晶;梁乃刚;;基于格构模型的混凝土动静态拉伸破坏试验数值模拟[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3 胡玲玲;余同希;;惯性效应对蜂窝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许忠勇;王利君;余和存;;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晓欣;刘瑞堂;邹广平;;动态断裂韧度测试过程中的惯性效应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陶俊林;陈裕泽;胡文军;陈刚;黄西成;;SHPB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陈刚;陶俊林;黄西成;徐伟芳;;SHPB的径向惯性效应修正[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洪强;孙海权;张凤国;王裴;;液态金属的层裂破碎[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蓝倜恩;钱若军;;新疆乌恰影剧院网架屋盖震害分析[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10 蓝倜恩;钱若军;;新疆乌恰影剧院网架屋盖震害分析[A];空间结构论文选集(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土木工程建工04151班 唐钊;试论创新型给水处理技术[N];贵州民族报;2008年
2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包宗华;房地产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曹建文;孩子长大后怎么办[N];光明日报;2006年
4 于立群;惯性效应是絮凝的动力学致因[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高效混凝沉淀净水技术简介[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周运珠;员工为啥炒你鱿鱼[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影响畜产品效益的因素[N];中国畜牧报;2003年
8 孙朝旺;农产品风云再起 后期走势等待外盘指引[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李和裕;上海房企50强 去年卖出全市25%住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杨国平、童驯、马骏;关注行业增速 理性看待紧缩[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煜辉;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效应、反向效应与信息反应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禹湘;基于惯性效应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刘攀;梁—质量块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朱曦;沪深A股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汇军;行星际磁通量绳结构研究与激波渡越时间预报方法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6 陶俊林;SHPB实验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7 高发荣;医学微气泡的约束振动理论及分析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磊;机构投资者、市场效率与市场稳定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刘耀东;多孔金属材料率效应的数值分析与动态压缩行为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韩志军;直杆的撞击屈曲及其应力波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睿鑫;证券涨跌幅对投资者短期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叶羽钢;惯性效应、反转效应与市场态势[D];暨南大学;2008年
3 俞红海;中国期货市场惯性和反转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4 张智峰;Hopkinson压杆测试技术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刘成军;网壳结构与下部支承体系协同工作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张贺;我国股票市场“惯性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邵婷婷;中国A股股票市场惯性与反转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孙燕娜;冲击载荷下含孔洞材料屈服及孔洞动态演化的微尺度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袁颖;水雾静电格栅除尘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10 刘驰;中国股票市场赢者输者效应实证检验[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8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5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