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跟踪、产权性质与非效率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关键词: 分析师跟踪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国有控股公司 非国有控股公司 出处:《财会通讯》2015年3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分析师跟踪能否发挥其外部监督作用,缓解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与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对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有所不同。分析师跟踪影响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过度行为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过度行为没有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的证券分析师未能发挥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监督作用,未能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相反,分析师跟踪加剧了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analyst tracking can play its role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alleviate the inefficient investment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nalyst tracking and overinvestment and underinvest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non-efficient investment of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s companies is different. Analysts track the over-investment behavior of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and the underinvestment behavior of non-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There is no effect on the underinvestment behavior of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and the excessiv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non-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curities analysts in China fail to play the supervisory role of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intermediary. Instead of curtailing inefficient investments by listed companies, analysts tracked them to exacerbate them.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众所周知,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并且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其中,尤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为甚。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其中,证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2 庞明川;;中国的投资效率与过度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7期
3 周伟贤;;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4 郭杰;洪洁瑛;;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5 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5年12期
6 李丽青;;分析师盈利预测能表征“市场预期盈利”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6期
7 周冬华;;证券分析师关心公司治理吗——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8 冉茂盛;田丹;黄凌云;阚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性质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9 黄欢;丁戊;;我国证券分析师预测代表市场预期的能力提高了吗?来自年报信息市场反应检验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1年03期
10 冯旭南;;承销关系影响分析师行为吗?——来自证券分析师荐股和预测活动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盛羽;;广东宏观投资效率实证分析(1978-2009)[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2 王彦;俞雪华;;终极控制权、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4 彭景滔;吴薇;;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基于香港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5 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4期
6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7 王立国;张洪伟;;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制度与投资决策问题研究——基于完善投资体制和投资决策科学化的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8 陈晓;邱昱芳;徐永新;;会计师事务所受监管部门处罚的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审计监管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9 龚凯颂;;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2期
10 陈艳;;国企投资、分红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3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马少康;资产价格对动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杨继伟;股价信息含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谭军;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高文亮;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鸿;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黎静;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藕合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海燕;管理层违规业绩预告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江新峰;管理者特征、分析师跟踪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5 吕群群;基于控制权配置的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6 金艳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徐健;市场竞争、股权结构与家族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孙欣然;盈余管理、分析师盈余预测与重大错报风险[D];吉林大学;2015年
9 张志旭;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明川;;转轨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2 刘宪;中国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过度积累——兼与史永东、袁志刚商榷[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3 辛清泉;林斌;;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4 石桂峰;苏力勇;齐伟山;;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5 胡建平;干胜道;;钱多办“坏”事: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6 宁家耀;李军;;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1期
7 肖珉;;法的建立、法的实施与权益资本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8 廖理;沈红波;郦金梁;;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9 安灵;刘星;白艺昕;;股权制衡、终极所有权性质与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10 陆正飞;韩霞;常琦;;公司长期负债与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煜辉;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效应、反向效应与信息反应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木;设立国有控股公司鐛加快文化产业制度创新[J];理论界;2000年01期
2 邱扬;关于国有控股公司组建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青海金融;2000年04期
3 胡旭鹏;制定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法应注意的问题[J];国有资产研究;2000年06期
4 刘福生,赵青春;创立国有控股公司的新型运行机制[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5 何东霞;国有控股公司研究新思路[J];南方经济;2001年07期
6 赵义,张伟;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特征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潘莹,张晖明;上海与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模式比较[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5期
8 邹牧;组建国有控股公司,完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J];现代管理科学;2001年06期
9 张晖明;潘莹;;上海——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模式比较[J];上海国资;2001年06期
10 郑和平;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比例和国有股退出方式的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承明;章婷;;论国有控股公司的两重经济职能[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王日丹;;国有控股公司理财探讨[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3 卢范经;;国有控股公司创造性运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及实践创新[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程丽霞;许金秋;;试析国有控股公司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房亚丹;;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规范问题分析[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杨;;从制度创新角度探索完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何看待国有控股公司[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王昌林;市场竞争、人力资本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N];首都建设报;2009年
3 王勇;西方国家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经验[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李春景;国有控股公司的产权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5 夏丽华;17家未清欠上市公司名单公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潘临珠;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创新[N];首都建设报;2007年
7 杨瑞龙;深圳为何拿国有控股公司开刀[N];经济日报;2003年
8 赵险峰;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任重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记者 拉巴次仁;西藏上市公司总资产逾86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亮;国有控股公司治理迈出五大步[N];证券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文培;独资型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张涵;国有控股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曾建平;国有控股公司资本运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利;陕西省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与完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硕;国有控股公司运营与监管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刘刚;国有控股公司动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詹晓;基于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与所属企业层面的国有出资人制度研究[D];江苏大学;2002年
5 杨扬;国有控股公司的两重经济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毅;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下的国有控股公司[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唐秋平;国有控股公司职务犯罪防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绳丽娜;国有控股公司运行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王君炜;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江眺;国有控股公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42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4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