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12 17:51

  本文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公司制企业出现以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伴随着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随之产生的内部控制又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难解难分,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部控制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阶段,每个阶段都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从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财务舞弊丑闻频繁被曝光,这对资本市场的运作和投资者的心理均产生了严重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内部控制的失效。因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注意留意和关注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希望通过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情况来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状况,从而为能够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参考信息、。因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解决信息需求者和信息的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桥梁。内部控制信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密切相关,所以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是否完善,有无存在设计缺陷、内控执行无效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提高管理当局有针对性的对内部控制进行加强和改善,提高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改善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很多,但是,最根本最深层次的还是公司治理问题,因此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司治理的完善制约着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司治理的进一步改善。那么,怎样实现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的完美结合呢?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同时,怎样协调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的有效互动又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以上的原因,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本文把公司治理因素分为内部治理因素和外部治理因素,在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根本的症结所在,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 实证部分,首先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年-2010年A股上市制造业为样本数据,然后把公司治理因素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因素和外部公司治理因素,内部治理因素又分为国有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等;而外部治理因素分为基金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等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再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的实证结果: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以及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而其他的国有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基金持股比例,四大和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显著相关。因此,可以发现内部治理机制比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更大。本文由于笔者能力水平有限同时时间有限,因此本文的研究难免存在某些局限性,如指标选取不够全面、样本数量不是特别大、没有考虑行业因素的影响等。 基于以上的实证结果,本文对如何改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同时对公司治理的完善也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继而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内部控制为指导,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基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导论”。该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论文框架和思路以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章首先总结国外研究状况,然后分析我国的研究水平,最后进行文献评述。 第三章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本章首先阐述公司治理理论,然后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最后阐述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该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从公司治理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建议”。这章主要是在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然后有针对性的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改进。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 (1)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把公司治理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期待找出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关键因素,然后从关键影响因素着手,完善公司治理,进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内部公司治理因素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要针对事物的源泉找方法,即公司治理因素中的内部治理因素才是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是否外部公司治理因素就完全没有影响呢?外部公司治理因素即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加速或延缓、阻碍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虽然本文中外部公司治理因素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会对内部公司治理因素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内部和外部治理因素共同作用、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保证,因此,公司治理的好坏是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根本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因素比外部因素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更大。 (2)本文首次尝试性的把基金持股比例这一变量加入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中。从理论上来讲,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相比,在资金、信息和人才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拥有专业的理财能力和分析能力,科学的投资计划和操作方式,他们大多是职业的投资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相比拥有更强的外部独立性,是强有力的外部投资者。具体而言,机构投资者相比一般投资者而言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优势:第一,在动力上,机构投资者拥有雄厚的资金,一般对单一企业的投资资金数量都会比较大,因此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他们会限制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第二,在能力上,机构投资者对市场上的投资领域很熟悉,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因此,他们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质量和信息含量,降低了公司外部股东和内部控制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而其中基金持股又是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基金持股能促进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且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就越充分,反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就越不充分。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并未考虑基金持股比例这一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此,相比以往的研究,本文在变量的选取方面更加全面。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3;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旭东;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行为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2 陈共荣;刘燕;;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J];系统工程;2007年10期

3 孟卫东,陆静;上市公司盈余报告披露的特征及其信息含量[J];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4 李维安;王守志;王世权;;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监事会治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3期

5 李明辉;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11期

6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年05期

7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年02期

8 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年08期

9 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绍清;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曙霞;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肖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6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506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