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声誉与IPO抑价——基于询价制度下的研究
本文选题:中介声誉 切入点:IPO 出处:《财会通讯》2012年24期
【摘要】:中介声誉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是IPO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负相关,但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询价制度新股定价为背景,研究了询价制度实施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上中介声誉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审计师声誉在总体上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联合声誉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ediary reput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PO. Howev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re has not been a consistent conclus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ediary reput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writer reput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PO underpricing, auditor repu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PO underpricing in general; Combined repu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PO underpricing.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家庭养老的经济研究及财务安排”(项目编号:10yjc790176)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公开研究项目“基于数据挖掘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动态财务分析”(项目编号:FIFE2010-P09) 西南财经大学校管课题“家庭养老的经济分析及其财务安排”(项目编号:2010XG077)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2 蒋顺才;蒋永明;胡琦;;不同发行制度下我国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3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4 蒋顺才;胡国柳;胡琦;;主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俞颖;我国新股上市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李明辉;;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7 田高良;王晓亮;;询价制下我国A股IPO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8 肖曙光;蒋顺才;;我国A股市场高IPO抑价现象的制度因素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9 王兵;辛清泉;杨德明;;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11期
10 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折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旭;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翟倩;承销商声誉与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关联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仪皓;刘迅;;全流通前后中小企业板IPO抑价因素的比较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关系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3 尹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来自“科龙-德勤事件”的案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4 张海云;徐春波;;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5 洪礼旺;;基于股改视角的IPO抑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6 和楠;樊慧莉;;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IPO抑价实证分析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7期
7 王合喜;王琨;崔继红;;股票上市首日交易行为和监管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8 秦川;叶建华;;股权结构影响IPO定价吗?——来自创业板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36期
9 蒙文翰;刘宏;;全流通下制造业公司IPO抑价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35期
10 冯晓;崔毅;;创业板超募现象的制度性思考[J];财会月刊;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2 韦德洪;覃智勇;;基于代理成本的IPO公司审计师选择实证分析——来自沪深股市IPO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贺炎林;郭敏;;询价制的信息揭示功能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郝玉贵;危宝云;;审计师声誉对IPO折价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e,
本文编号:168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68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