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分析
本文选题: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指数 ; 参考:《会计之友》2014年31期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之际,根据具体国情和需要,我国提出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日益残酷且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拥有能够创造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无形资产指数来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状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最终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
[Abstract]:At the critical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needs, our country proposes to tak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ing the growth mode, improving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entral link,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s a major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cruel and complex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to possess intangible assets which can create value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intangible assets index is constructed to reflect the status of intangible asset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evalua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
【分类号】:F832.51;F27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宇;谭龙;孙兵兵;;专利发展指数设计与应用[J];技术经济;2013年05期
2 于玉林;张浩;牛诺楠;齐盼盼;宫成芳;郝雯;梁笑;;基于上市公司竞争力:无形资产指数研究[J];会计之友;2013年33期
3 罗旭;;中国知识产权指数的区域差异及与区域经济绩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1期
4 李田;张浩;王红;;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前100名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之友;2013年34期
5 汤湘希;;无形资产:全球第三次资本扩张的利器──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现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华;卢范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程达荣;;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4期
3 周江燕;;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0期
4 白露珍;;商誉会计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财会通讯;2012年01期
5 雷春燕;秦开斌;刘继武;;基于新会计准则的研发费用核算方法思考——以攀钢集团研究院为例[J];财会通讯;2012年10期
6 王莉;;我国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检验[J];调研世界;2011年09期
7 邓峥波;;商业银行无形资产的增值与法律保护对策[J];法学杂志;2009年05期
8 王晓峰;;二十一世纪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无形资产管理[J];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9 叶瑞应;;电视媒体无形资产管理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08期
10 李晶晶;;浅议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程锋;企业核心能力及其会计反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范存生;转型期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潘康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魏紫;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机理与制度背景[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西方文化对我国会计文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娟;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关宏慧;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漆望月;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田贵丹;高校后勤无形资产保护范围的法律初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叶玉宇;无形资产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7 杜志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杨宇琦;论无形资产出资的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王瑞;我国医院著作权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潘娜;基于价值创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3期
2 汤湘希;汪海粟;周海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与评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7期
3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4年13期
4 葛家澍,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上)[J];财会通讯;2004年17期
5 董涛;;Ocean Tomo300~(TM)专利指数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5期
6 王维平;刘旭;;广义无形资产及其功能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7 王正志;赵峥;姜昕;;中国31省区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比较分析(一)——基于《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09》[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1期
8 谭龙;尹海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统计数据中心功能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2期
9 史浩江;;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价值管理[J];经济论坛;2006年13期
10 王鸣涛;叶春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力;改进销售利润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四川会计;2002年01期
2 ;读者观察[J];中国邮政;2005年04期
3 费潇;;多重压力下的企业盈利生态[J];浙江经济;2008年12期
4 ;销售利润率可以作为经济效益指标[J];中国统计;1991年01期
5 莫世有;;改进销售利润率因素分析方法之管见[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1993年01期
6 田勇;对销售利润率的质疑[J];财会月刊;1995年05期
7 ;2014年一季度煤炭销售利润率创10年来新低[J];中国煤炭;2014年05期
8 蔡慧鹏;销售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孰为合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年12期
9 李政权;;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不能兼得?[J];销售与市场;2005年27期
10 刘洪豪;;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销售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2 唐清泉;何怡忠;钟伊梅;;软件项目管理业绩与影响因素——基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证研究[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段伟;雷晓凌;李文清;;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与发展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益民;锡业股份:消失的5.71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潘绍俊;破烂回收加工最易挣钱[N];东莞日报;2010年
3 实习记者 孙峰波邋本报记者 舒亦欣;销售利润率下跌“罪”在品种结构差距[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杨敬贺 实习生 黄蔚;服装100强 莞企仅两家[N];东莞日报;2011年
5 王贺彬 谢聪敏;产成品均出现增长但销售利润率差异明显[N];中国冶金报;2012年
6 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关于中国服装品牌的两点认识与四点意见[N];中国纺织报;2007年
7 长江证券研究所 钟华;工业利润增速处于上升阶段 原料加工型行业成亮点[N];中国工业报;2007年
8 银河证券;业绩支持震荡中心上移[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建军;锡业股份澄清输送5亿元利益报道[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朱益民;锡业股份:消失了的5.71亿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日红;胜美达公司在中国的竞争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潘兵;ROA持续性及其动量组合[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4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80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