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中美金融市场联动性更强了吗
本文选题:次贷危机 + 中美金融市场 ; 参考:《经济学家》2014年09期
【摘要】:本文以"次贷危机"为分界线,采用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间的联动性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危机前,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各子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股市、货币市场的影响较弱。危机后,中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性增强但存在一定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相较危机前略有增强,相比之下,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则更加显著。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中美两国实体经济联系密切、投资者投资理念更加成熟以及信息传递便捷等因素,是使得两国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Abstract]:Taking the sub-prime crisis as the dividing line, this paper uses SVAR model to analyze the linkage among the money market, stock market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before the crisis,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had little impact on American sub-markets, while U.S. financial markets had a weaker impact o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money market. After the crisis, the financial market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d, but there is a certain asymmetry.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have had a slightly stronger impact on U.S. financial markets than they did before the crisis, compared with the U.S. financial markets'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 The quickening pace of opening up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al economy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re mature investment concept of investors and the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ncial market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钦州学院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信贷周期及其宏观审慎监管研究”(12CJY1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金融加速器机制与货币政策选择”(09YJC790116)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2012FRTD02)
【分类号】:F832.51;F83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树华;王华;王俐娴;;中美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2005~2008[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2 李成;王彬;黎克俊;;次贷危机前后中美利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3 刘平;杜晓蓉;;对金融危机风险传染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copula函数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3期
4 韩非;肖辉;;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5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6 赵东喜;;中美两国利率联动性研究[J];亚太经济;2012年03期
7 徐宁;;以Shibor为基准强化金融产品利率市场化[J];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07期
8 张晓慧;;全面提升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地位[J];中国金融;2011年12期
9 龚朴;黄荣兵;;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J];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洁;张定胜;;国际股市对上证综指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晓明;;美国次贷危机与国际市场传染效应[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3 李俊江;张东奎;;日本利率政策变革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4 胡波;王群;谢晓晶;;中美股市长期均衡关系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5期
5 陈潇;杨恩;;中美股市杠杆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6 吴刘杰;高劲;;我国A股综指与美国主要股指的联动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7 宋群英;;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传染性研究[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8 周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顺序[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9 艾永芳;孔涛;路千;;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变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9年11期
10 黄健旋;;中资银行人民币NDF业务定价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袁晨;具有异质主体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4 张搏;我国货物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鲁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苏木亚;谱聚类方法研究及其在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崔准焕;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联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徐颖韬;国际证券市场的相关性、周期性及传导特征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黄飞雪;证券市场的长期记忆及聚类复杂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秋杰;日美的金融自由化及其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A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欧阳修顺;基于SHIBOR运行效应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熊灵云;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朋飞;上海股票市场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及汇率的联动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冲;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袁应龙;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姜燕;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股市的联动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倪振州;次贷危机前后中美股市收益率联动性的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童婧;我国基准利率shibor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坚;B股与其相关市场的联动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3 杜甲;康芮;;资本渐进开放下我国与国际利率的联动分析——基于中国和美国的比较[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李富有;金娟;;基于VAR的人民币利率汇率互动关系实证研究:2006—2009[J];财政研究;2010年05期
5 王春峰;张蕊;房振明;李晔;;高频数据下投资组合风险预测模型比较[J];系统工程;2007年03期
6 李成;王彬;黎克俊;;次贷危机前后中美利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7 王三兴;王永中;;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8 陈东琪;宋立;;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9 陈收;李双飞;李小晓;;中国概念股与国内外股市的联动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4期
10 刘威;吴宏;;中美两国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效应的评估研究——基于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亚;黄剑;;沪深300指数与重点行业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17期
2 孙建平;冯继妃;;中美股市的联动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3期
3 林爽;;港股与上证、深证A股和美股的联动性对风险分散的影响[J];大众商务;2010年14期
4 郑湄;香港股市与美国、英国股市的联动性[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任静;;基于变结构协整方法的沪市与其他股市联动性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21期
6 王杰;王帅;;中美股市联动性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11期
7 谢百三;王黎明;聂倩倩;陈小明;;中美两国股市不存在长期的联动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8 林星;;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联动性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周兴政;;H股A股联动机会值得关注[J];新财经;2006年04期
10 张涛;;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通证券;B股与周边市场联动性分析[N];国际金融报;2001年
2 海通证券研究所 陈久红;B股联动性分析[N];证券时报;2001年
3 东海期货研究所 徐迈里;关注市场联动性 浅析锌价走势[N];期货日报;2009年
4 曹红辉;中国股市与全球市场联动性在哪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黄湘源;渲染“联动性”隐含的真实意图[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申银万国 桂浩明;内外联动性正在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周兴政;两地市场联动性依然存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A股与全球股市联动性日益加强[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效鸿;香港与内地市场联动性越来越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毕胜;关注商品价格走势的联动性[N];期货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龚金国;中外股票市场联动性的非参数与半参数建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崔准焕;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联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潘文荣;QFII及QDII制度下中国股市世界联动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光;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潘t,
本文编号:183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83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