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债可持续性研究——以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为鉴
本文选题:地方债 + 债券市场 ; 参考:《南方金融》2014年09期
【摘要】: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收紧、项目投资收益有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受到遏制以及举新债偿旧债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缓解地方债压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梳理了国内有关地方债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地方债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在总结和借鉴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发展市政债券市场和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loan scale of our country'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tightened, the project investment income is limited, the local government's land finance model is restrained, and the pressure of using the new debt to repay the old debt is multiply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explores the new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 Easing the pressure on local debt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omestic research results on local debt,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local debt in China, analyzes the hidden dangers of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mmariz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in Australia.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bond market and to innovate the financing mode of local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奎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时炜;王大树;;地方政府债券的经济影响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3 张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5期
4 贾康;;重视地方债形成的体制性原因[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8期
5 高奎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戈文鲁;芮晔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张澜;;关于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几点看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6期
8 郭凯;;地方债务背后的制度问题[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5期
9 张万钧;;对巫溪县财政摆脱债务困境的思考[J];重庆行政;2005年03期
10 赵彦华;;我国防控潜在地方债务危机风险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东涛;;中国地方债的治理对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周炼石;;中国地方分税制的理论与实践[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5 裴育;欧阳华生;;财政安全保障:基于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的预警理论探讨[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孙智;李飞;黄忠;;法律视野下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的可行性初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秋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10 谈镇;杨善奇;;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飞飞;2011年地方债陆续下切:驰援中西部保障房建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本报记者 史进峰;热议地方债务剥离:重在与经济周期挂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晓赫;地方债流标之痛[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4 包兴安;首批地方债部分流标释放四大信号[N];证券日报;2011年
5 梅雪荣;地方债“危机”凸显 举债机制需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月金;地方债偿还机制待解[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周小苑;夸大中国地方债有谋利之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地方债急需系统疗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记者 高国华;地方债管理措施渐次落实 城投债风险宜理性看待[N];金融时报;2011年
10 朱迅W,
本文编号:2018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01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