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快报信息及时性研究
本文选题:业绩快报 + 年度报告 ; 参考:《财会通讯》2014年15期
【摘要】:本文选取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期为2010-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时滞和业绩快报日期距离年度报告日期的时间差作为及时性的两个替代变量,探讨上市公司业绩快报的信息及时性的问题。研究发现,好消息延迟分段发布,坏消息提前一次性发布,当业绩快报和年度报告均为好消息时,其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较长,自愿披露的主板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消息。ST公司提前披露业绩快报,但是其年度报告披露时机较晚。上市公司应该及时发布与公司业绩相关的信息。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listed companies listed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stock markets a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of performance in 2010-2011, and the time delay of KuaiBao disclosure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e of KuaiBao and the date of annual report are taken as the two alternative variables of timelin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timeliness of listed companies' performance KuaiBao. The study found that good news was delayed in segmenting, bad news was released in advance, and that when both KuaiBao and the annual report were good news, there was a longer time lag between the two.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the main board of listed companies tend to disclose news in advance. St company early disclosure of results KuaiBao, but its annual report disclosure timing is relatively late. The listed company should release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in time.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2.51;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2 柳木华;;业绩快报的信息含量:经验证据与政策含义[J];会计研究;2005年07期
3 朱晓婷;杨世忠;;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基于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11期
4 王雄元;陈文娜;顾俊;;年报及时性的信号效应——基于2004—2006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8年12期
5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中期业绩快报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含量的研究——基于2007年深市的经验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2期
6 黄新建;李爱勤;;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公告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J];软科学;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雍欣;;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法问题研究——基于中国证监会2002~2007年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实证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马如韬;王乾明;;上市公司尽早披露年报动机研究——以2011年披露年报第一家*ST金果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08期
4 林利英,吴宜勇,李来儿;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现状及展望[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5 黄新建;岳巧英;;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马芸,刘斌;会计报表粉饰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来自沪市1999-2000年报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干胜道;钟朝宏;田艳;;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9 胡威;;管理层盈利预测精确度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10 王志台;上海股市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胜;;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浩;杨尔稼;李灏;孙铮;;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动态调整[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谷立蓉;德力格尔;;会计盈余持续性研究的回顾[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胡玉明;谢立;;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股权融资偏好的一种行为解释——基于绩效评价指标驱动的财务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王玉涛;陈晓;;会计政策选择与市场反应——来源于新会计准则首次实施日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6 徐浩峰;;企业竞争力、盈余持续性与不对称性[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7 韩传模;孙青霞;;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特征[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8 张国清;;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基于审计延迟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亮;刘春;;法律保护、信息环境与信息传染效应:来自乳业危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程睿;林锦梅;;及时披露能抑制信息泄露吗?——来自深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披露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宇凌;中国A股市场应计错误定价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董文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质量及其价值相关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秀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财务报告质量保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刘奕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机构投资者与公允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春碧;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婧;中国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任纪霞;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胡建波;剩余收益模型的改进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妍伶;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谈紫兰;IPO盈利预测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饶峻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石晓燕;旅游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爽;新会计准则与应计异象[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利芳;我国B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祖云,吴东辉;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日期的信息含量[J];财会通讯;2004年02期
2 陈汉文,邓顺永;盈余报告及时性: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4年04期
3 何德旭,王轶强,王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预警制度”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过度反应[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4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5 陆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6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7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8 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9 王震,刘力,陈超;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公告的信息含量与影响因素[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10 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高才;周鲜华;;年度报告及时性的经验研究评述和未来研究[J];会计研究;2008年11期
2 陆正华;戴其力;马颖翩;;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0年21期
3 陈云卿;公司年度报告:加强与买主联系的手段[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1期
4 张烨;加拿大AMR公司年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美元[J];稀土信息;2005年04期
5 于蕾;;对宁城老窖延期披露定期报告的反思[J];财会月刊;2005年16期
6 杜长春;郭明杉;;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罗永平;如何撰写上市股份公司年度报告[J];财会通讯;1997年07期
8 肖兰英;如何参阅外国公司的年度报告[J];国际贸易问题;1986年02期
9 易琮;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J];上海会计;1997年01期
10 张雷;股份公司要做好年报和年会工作[J];经济论坛;199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金凤;;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徐志刚;;职业经理人的剑,总在无奈中归鞘![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张晓岚;张超;;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光辉的足迹”——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大事记[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光辉的足迹”——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大事记[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6 陈佳贵;;序言[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宜霞;;美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光辉的足迹——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大事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斌;丁大巍;韩非谕;许家馨;;金融危机下公司治理中的伦理选择——基于中美银行业CEO致辞的语义学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正;;澳大利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党红;反职务欺诈与自我保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2007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年度报告摘要[N];证券时报;2008年
3 记者 章迪思;153项转化成果用在世博[N];解放日报;2010年
4 记者 任晓霞;集团公司首次发布信息化年度报告[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记者 傅莲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N];国际商报;2006年
6 赵晓辉 陶俊洁;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年度报告发布[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谢岚;2009年再亏8582万元 汇通集团周二起披星戴帽[N];证券日报;2010年
8 深圳市怀新企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做强做大主业 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凌馨;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年度报告发布[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任荃;“百佳”项目保持较快增长步伐[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周洋;市场反应、价值相关性及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07年
3 任海松;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及其侦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宜;上市公司年报内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昱熙;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宋绍清;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莲·波纳;莱索托大企业发展的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齐萱;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向民;公司定期报告的及时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庆翠;定期报告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南;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风险信息披露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2 石涛;我国上市公司年度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3 雷秋平;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及时性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庞晓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及其管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唐洪英;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季芳;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变更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欣;三大国有控股银行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及财务战略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阴丽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王志涛;上市公司年报补充更正公告市场反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戴继东;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6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10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