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视角下高校学科型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学科型公司 + 股权激励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9期
【摘要】:股权激励作为公司长期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机制,可以提升学科型公司科技人才集聚的高地价值。文章整理总结了学科型公司及其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系统分析了学科型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内部条件,最终从管理层和研发团队两个方面提出了学科型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策略。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motivate employees for a long time, equity incentive can enhance the highland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gathering in disciplinary compan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disciplinary companies and their equity incentives,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subject companies to implement equity incentive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quity incentive of disciplinary companies is put forward from two aspects: management and R & D team.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GXS2D024、2014GXS4D109)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SJB6300043、2012ZDIXM031)
【分类号】:F276.4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俞芬飞;论学科性公司制的高校科技管理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9期
2 王明明;知识型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5期
3 段维彤;;基于契约理论的民办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4 陈卫红;论高校内部产、学、研相结合[J];航空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5 沈玉甜;王冀宁;潘志颖;;南京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J];江苏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6 康晓伟;何海燕;张萌;;高校学科性公司产学研用创新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6期
7 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刘华;;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业绩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09期
9 李海洋;赵英;;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欢;;推动产学研结合的若干法制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裴霞;陈淑芳;刘旭东;;陕西科技创新模式初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3 李长青;;“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岳贤平;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5 武海峰;;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路径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国志;侯英梅;陈明伟;;基于道德风险的独立学院教师激励契约设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7 韩照祥;朱惠娟;;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8 黄由衡;潘小相;;长株潭物流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物流人才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田林;;论人力资本的股权激励[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国强;吴敏;张铭;傅承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蕊;李惠峰;;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长青;;企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缪方瑜;施宏伟;;陕西省产学研一体化方法研究[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何海燕;康晓伟;张萌;;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创新体系与学科性公司发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企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建新;曹启武;卢翔;;大学生航模基地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的探究[A];中国梦·航空梦—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首届中国航空科普教育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马卫华;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万里;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刘宇;我国高校财务困境成因与预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唐邦勤;西部工业园区引资竞争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江军民;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淼;大规模产业转移过程中产学研创新体系再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民办本科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及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吴素春;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3 何菲;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曹蕾;吉林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常甲辉;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长三角985高校产学合作模式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彭爱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严政;某军工研究所项目组织和计划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顾兴燕;基于能力异质性的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艳;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10 李明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波涛;;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实证研究——以第六届“中证·亚商50强”为样本企业[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2期
2 杨秋艳;论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激励[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4 陈学彬,张文;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5 葛文雷;荆虹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6 郑小鸣;论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实现途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肖文兵;费奇;万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用评估模型及风险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潘颖;;股权激励、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J];经济问题;2009年08期
9 黄群慧;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10 平新乔,范瑛,郝朝艳;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南大学校长 黄伯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 张景安;[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通讯员 王晓英 本报记者 夏斐;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型大学迈进[N];光明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张富强;淘汰“章节型教员 ”培养“通科型教员”[N];科技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2118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11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