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19 06:33
【摘要】: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长期以来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完善的MBS模式,是各国模仿的好榜样。然而,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MBS存在的弊端。本文从次级债危机入手,透过危机来深入分析美国MBS模式,以期获得有益中国MBS的启示。 论文组织如下:首先,通过对美国MBS、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国MBS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在此基础上引出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角度看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论文关注点。接着,探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重点是通过考察近几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高速发展状况,概括其发展特征。然后,重点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原因及影响。接下来,透过次级债危机,分析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回到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上来,在回顾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后,探讨了从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可获得有助于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启示,并对完善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本文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反面的视角来探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而提出了推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建议,以避免出现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教训。这可谓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图文】:

价格走势,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微观层面


陆芸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制约和影响了80年代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见图1.2)和MBS的快一时期推动MBS的产生和发展来自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因素。美国经动MBS的产生,即分散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的风险和满足不断增长;MBS自身证券化产品的创新,即以CMO的出现为标志,以及投资者等从微观层面推动了MBS的进一步发展。到1985年,美国抵押支持债到3721亿美元。

销售情况,美国,政府资助,住房抵押贷款


图1.41998一2006年美国新房销售情况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私营机构积极主动参与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当。在MBS一级市场,商业银行、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成为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供应,其中,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所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增长速度最快。在MBS二级市,SPV除了传统的三大政府资助机构外,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成为新兴的SPV,后所发行的抵押债券规模增长最为迅速,所占市场份额在短短5年从个位数提高到近0%,而传统的三大政府资助机构吉利美、房地美、房利美的市场份额由过去的90%下降到70%多。私营SPV成为推动房地产繁荣、MBS产品创新和规模扩大的主要力。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7.12;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玉娟;;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神州;2011年11期

2 孙海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分析及解决方案[J];中国外资;2011年15期

3 欧s

本文编号:2589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89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