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21 10:43
【摘要】:在我国,股权集中度相当高,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许多生产经营方面的联系和非生产性经济往来,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控股股东通过利益输送行为(如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占用资金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公司治理、财务理论的不断发展,“大股东行为方式及其后果”正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案例分析系统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 行文中先对利益输送的概念从输入及输出两个角度进行界定,把利益输送分为输入型利益输送(Propping)和输出型利益输送(Tunneling),并指出输入型利益输送与输出型利益输送其利益输送方向相反,是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从表面上看,其目的是人为提高公司短期收益,以保住其再融资资格,其实质是,输入型利益输送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侵占使控股股东得到回报。同时文章也概括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现状,指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普遍存在于国内及国外,控股股东往往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及控制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实现将利益从上市公司转移至控股股东的目的;并通过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国内外的案例的研究,论述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质量,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及妨碍资本市场健康的发展。接着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所有股东基于信任将公司的控制权交给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应对中小股东承担诚信义务,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目标函数并不完全一致,在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时,控股股东往往为谋求控制权私人利益最大,不惜通过利益输送行为把上市公司利益转移到他们自己手里,他们的行为往往最终牺牲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接着,文章阐述了利益输送行为产生的主要动因为粉饰上市公司报表、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及创造股权融资的条件。最后,将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制约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建议与措施:一是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力度;二是完善股权融资的制度;三是优化股权结构;四是完善与中小股东相关的法律制度;五是建立控股股东的义务与责任的规范体系;六是对控股股东进行补偿激励。其中,法律完善方面,除了确立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坦坦;温海琴;;现金股利、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钢铁行业经验数据分析[J];知识经济;2008年04期

2 刘浩;李增泉;孙铮;;控股股东的产权收益实现方式与利益输送转向——兼论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3 彭慧红;;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4期

4 周晨松;;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的形式、原因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0年07期

5 唐清泉;罗党论;;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6 裘宗舜;饶静;;股权结构、治理环境与利益输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7 于静;陈工孟;孙彬;;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章卫东;李海川;;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年03期

9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控股股东利益输送与民营企业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4期

10 杨棉之;;内部资本市场 公司绩效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元月;纪建悦;计雷;;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类优化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基于大股东控制度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韩晓舟;李庆双;;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与盈余质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力;牛利云;;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股股东约束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韩忠雪;;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公司多元化折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宋力;秦诗音;;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俞红海;徐龙炳;;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杨兴全;张丽平;;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值[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颖,黄嵘;证监会严查利益输送基金业隐现“高管黑幕”[N];中国经营报;2004年

2 CUBN记者 邓赞赞;基金专户理财 应防利益输送[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3 侯捷宁;利益输送终有“防火墙”[N];证券日报;2008年

4 渤海投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秦洪;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营造公平竞争氛围[N];证券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景谷林业贱卖资产一年后升值4.44亿[N];证券时报;2010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监管自律防范利益输送 PE腐败属个人行为[N];证券时报;2011年

7 三石;投资解禁 毋忘风险[N];证券时报;2007年

8 王济洲;内部利益输送:“老鼠仓”的翻版?[N];金融时报;2008年

9 徐国杰;私募业务首要是防止利益输送[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基金专户理财当防“利益输送”[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新霞;新兴委托代理下的侵占与治理[D];武汉大学;2007年

2 李文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贺勇;制度效应与控股股东支持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于静;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马骁;控股股东侵害行为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王丹芳;所有权、控制权和利益输送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庄健;并购中层级结构设置对收购方终极控股股东融资能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查婷婷;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与侵占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吕一闻;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敬党;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与上市公司价值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赵含宇;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冯霞;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程度与资金侵占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孙龙;控股股东诚信义务与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沈怡;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永;论我国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高宇璇;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3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93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